首页 > 内科 > 血液内科

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吗

| 1人回答 | 57次阅读

问题描述:
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海泉
王海泉 山东省立医院 主任医师
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类型,属于白细胞中的粒细胞类亚型,占白细胞总数的50%到70%左右。它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吞噬和杀灭病原微生物,如细菌和真菌。了解中性粒细胞的作用及其异常情况,有助于及时识别和处理相关健康问题。
1、中性粒细胞是什么?
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中的一种类型,属于粒细胞类,因其细胞质内含有中性颗粒而得名。它是人体第一道防御屏障中的重要成员,主要负责完成吞噬病原体的功能,同时释放化学物质吸引更多免疫细胞参与防御。正常情况下,中性粒细胞约占白细胞总数的50%以上,是数量最多的白细胞类型。
2、中性粒细胞偏低的原因和应对方法
a 原因:
遗传因素:少数情况下,由遗传性疾病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
慢性感染:病毒如乙型肝炎、艾滋病病毒可能导致中性粒细胞数量降低。
药物作用:化疗药物或抗生素可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
自身免疫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可能导致中性粒细胞被误杀。
b 应对方法:
针对药物引起的减少,应咨询医生调整或更换药物。
营养支持:补充富含维生素B12、叶酸和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绿叶蔬菜等。
严重情况可遵医嘱使用促进中性粒细胞生成的药物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3、中性粒细胞偏高的原因和应对方法
a 原因:
急性感染:细菌感染、化脓性炎症通常引起中性粒细胞急剧升高。
生理因素:剧烈运动、情绪激动或怀孕可能暂时性引起升高。
慢性炎症或恶性疾病:如关节炎、某些癌症、白血病等。
b 应对方法:
感染引起:如伴随发热需尽早就医,通过抗菌药物控制感染。
免疫调节:慢性炎症时可用抗炎药物或调节免疫治疗。
上述病因需结合血常规和进一步检查如骨髓穿刺由医生诊断后处理。
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的异常可能提示潜在的健康问题。如果血常规检查发现异常,应结合临床症状及时咨询明确病因并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正确的诊断和及时干预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功能的正常运转。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一个月宝宝血常规正常可能是肺炎吗

一个月宝宝血常规正常仍可能是肺炎。血常规正常并不完全排除肺炎的可能性,肺炎的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新生儿和婴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感染表现可能不典型,血常规指标也可能无明显异常。家长需密切观察宝宝的症状,如呼吸急促、咳嗽、发热等,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 1、症状观察:宝宝肺炎的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但会出现呼吸急促、咳嗽、发热等表现。家长需注意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食欲和睡眠情况。呼吸急促表现为每分钟呼吸次数超过60次,咳嗽可能为干咳或伴有痰音,发热可能为低热或高热。 2、影像学检查:胸部X光或CT检查是诊断肺炎的重要手段。影像学检查可显示肺部炎症的部位和程度,帮助医生明确诊断。新生儿和婴儿的肺部发育尚未完全,影像学表现可能与成人不同,需由专业医生进行解读。 3、病原体检测:通过痰液、血液或鼻咽拭子等样本进行病原体检测,可明确肺炎的病因。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病原体检测结果有助于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 4、临床评估:医生会综合宝宝的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临床评估。病史包括出生史、喂养史、接触史等,体格检查包括听诊肺部呼吸音、观察皮肤颜色等。临床评估有助于判断肺炎的严重程度和并发症风险。 5、治疗措施:肺炎的治疗包括抗感染治疗、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抗感染治疗根据病原体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药物,支持治疗包括氧疗、补液等,对症治疗包括退热、止咳等。新生儿和婴儿的用药需谨慎,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家长需注意宝宝的日常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感染源,合理喂养,增强宝宝的免疫力。如宝宝出现疑似肺炎的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肺炎的治疗需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家长需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密切观察宝宝的病情变化,定期复查,确保宝宝早日康复。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