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儿童肠炎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饮食不当、寄生虫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液治疗、抗生素治疗、调整饮食、驱虫治疗等方式干预。
1、病毒感染:轮状病毒或诺如病毒感染是常见诱因,表现为水样腹泻伴发热。治疗以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为主,严重时需静脉补液,可配合蒙脱石散、消旋卡多曲颗粒等药物。
2、细菌感染:沙门氏菌或大肠杆菌污染食物导致,常见黏液血便。家长需及时送检粪便培养,确诊后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避免自行用药。
3、饮食不当:进食生冷或变质食物刺激胃肠黏膜,引发腹痛呕吐。建议家长暂停辅食喂养,给予米汤等流食,必要时补充布拉氏酵母菌散调节肠道菌群。
4、寄生虫感染:蛔虫或贾第鞭毛虫寄生肠道引起慢性腹泻。需通过粪便检测确诊,使用阿苯达唑颗粒驱虫,家长需注意玩具消毒与饭前洗手习惯培养。
患儿出现持续呕吐或尿量减少时家长须立即就医,恢复期可适量补充锌制剂促进肠黏膜修复,避免高糖饮食加重腹泻。
婴儿补钙时间需根据喂养方式决定,母乳喂养婴儿出生后数日内开始补充维生素D,配方奶喂养婴儿需计算奶量中钙摄入是否充足,早产儿或低体重儿需遵医嘱早期补钙。
1、母乳喂养:纯母乳喂养婴儿从出生后数日开始每日补充400IU维生素D帮助钙吸收,6个月内无须额外补钙剂,母亲需保证每日1000毫克钙摄入。
2、配方奶喂养:每日奶量达800毫升以上可满足钙需求,家长需计算奶粉中钙含量,不足800毫升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D或钙剂。
3、混合喂养:根据母乳与配方奶比例调整,家长需记录每日总奶量,若配方奶占比低于三分之二需参照母乳喂养方式补充维生素D。
4、特殊状况: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或存在佝偻病高危因素的婴儿,家长需在医生指导下出生后即开始钙剂与维生素D联合补充,并定期监测血钙水平。
家长需定期监测婴儿囟门闭合、出牙情况等发育指标,添加辅食后可通过酸奶、奶酪等富钙食物补充,所有营养补充剂使用前必须咨询儿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