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7次阅读
新生儿嗓子里有痰呼哧呼哧可能由生理性喉软骨软化、呼吸道感染、胃食管反流、先天性喉喘鸣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体位护理、雾化治疗、拍背排痰、就医评估等方式处理。
1、生理性喉软骨软化新生儿喉软骨发育不完善可能导致呼吸杂音,表现为无发热的间歇性呼哧声。家长需保持宝宝侧卧位,避免呛奶,通常6个月后逐渐缓解。
2、呼吸道感染可能与病毒或细菌感染有关,通常伴随鼻塞、咳嗽等症状。家长需监测体温,遵医嘱使用生理盐水雾化或氨溴索口服溶液等祛痰药物。
3、胃食管反流奶液反流刺激咽喉部产生痰鸣音,多发生在喂奶后。建议家长采用少量多次喂养,喂奶后竖抱拍嗝,必要时使用铝碳酸镁混悬液保护黏膜。
4、先天性喉喘鸣喉部结构异常导致吸气性喘鸣,安静时减轻、哭闹时加重。需耳鼻喉科评估,严重者可考虑喉镜探查或声门上成形术。
新生儿呼吸道狭窄,出现持续痰鸣、呼吸困难或口唇发绀时须立即就医,日常注意保持环境湿度,避免被动吸烟。
儿童发热38摄氏度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退热、补充水分、观察病情等方式处理。发热可能由感染性因素、环境因素、免疫反应、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建议家长用温水擦拭儿童颈部、腋窝等大血管流经部位,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保持室温适宜,减少衣物包裹促进散热。
2、药物退热家长需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或小儿退热栓。发热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等疾病有关,常伴咳嗽、耳痛等症状。
3、补充水分建议家长每2小时给予适量温水或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可少量多次饮用苹果汁、米汤等易吸收液体。
4、观察病情家长需每4小时监测体温变化,记录精神状况、进食量等。若持续发热超过24小时或出现嗜睡、抽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发热期间宜选择粥类、果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油腻辛辣。保持充足休息,体温正常后24小时再恢复日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