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如何诊断颅底骨折

| 1人回答 | 76次阅读

问题描述:
如何诊断颅底骨折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刘亚铃
刘亚铃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主任医师
像神经外科经常碰到一些病人颅底骨折,一般做CT检查不出来,有一部分做薄层CT扫描,可以看出来颅底骨折。颅底骨折诊断的一些金标准,像脑积液、鼻漏、耳漏这些情况,基本上就是一个定性的金标准。因为颅底骨折它的危害特别大,因为脑子和外通了这是一个原则,脑子外通了就怕感染。如果真感染的话,这个人的死亡率会非常的高。所以说诊断颅底骨折非常有必要,最主要的金标准就是,看看有没有脑积液、鼻漏、耳漏、漏出来的这个液体,是不是脑积液,需要到化验室去检查。有一些部分做一些薄层的扫描,可以看见颅底骨折。颅盖骨骨折非常明显就能看得出来,是大是小,后陷多少多少厘米,像颅底骨折,有的时候是因为在颅底这个斜坡上,是非常难做的,也是非常难诊断出来的。所以说一定要注意,有没有脑积液、鼻漏、耳漏,这是最重要的一点的。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手术前打的什么针

手术前注射的针剂通常包括术前镇静、镇痛、预防感染和麻醉辅助等药物,具体选择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情况而定。 1、镇静剂:术前使用镇静剂如地西泮注射液5-10mg或咪达唑仑注射液2-5mg,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减少术前焦虑。这类药物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使患者保持平静,便于手术顺利进行。 2、镇痛剂:常用药物如芬太尼注射液0.05-0.1mg或吗啡注射液5-10mg,用于减轻术前疼痛或为麻醉做准备。镇痛剂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降低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提升手术舒适度。 3、抗生素:为预防术后感染,术前常注射抗生素如头孢唑林1-2g或克林霉素600-900mg。这类药物通过抑制或杀灭细菌,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的风险,尤其适用于清洁-污染手术或污染手术。 4、抗胆碱药:使用如阿托品注射液0.5-1mg或东莨菪碱注射液0.3-0.6mg,减少呼吸道分泌物,防止麻醉期间误吸。抗胆碱药通过阻断胆碱能受体,抑制腺体分泌,保障气道通畅。 5、麻醉辅助药:如丙泊酚注射液1-2mg/kg或依托咪酯注射液0.2-0.3mg/kg,用于诱导麻醉或维持麻醉状态。这类药物通过快速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患者进入无意识状态,便于手术操作。 手术前注射的药物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个性化选择,同时注意药物剂量和注射时间,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术后需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饮食上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活动有助于术后恢复,但需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切口清洁干燥,定期换药,预防感染。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