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耳鼻喉科

鼻息肉手术后一直流血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39次阅读

问题描述:
鼻息肉手术后一直流血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立红
张立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鼻息肉手术后一直流血可能与术后创面渗血、凝血功能异常、术后感染、鼻腔血管损伤、高血压等因素有关。鼻息肉术后出血可通过压迫止血、药物止血、电凝止血、填塞止血、手术止血等方式处理。

1、术后创面渗血

鼻息肉手术会对鼻腔黏膜造成创伤,术后创面在愈合过程中可能出现少量渗血。这种情况通常表现为血液呈淡红色,出血量较少且逐渐减少。患者可采取半卧位休息,避免用力擤鼻或剧烈运动。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生理盐水鼻腔喷雾保持湿润,或开具云南白药胶囊等中成药辅助止血。

2、凝血功能异常

患者若存在血小板减少、血友病等凝血功能障碍,或术前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可能导致术后持续出血。这种情况常表现为出血不易止住,血液颜色鲜红。需立即复查凝血功能,必要时输注凝血酶原复合物或静脉注射酚磺乙胺注射液。术前应详细告知医生用药史和出血史。

3、术后感染

术后护理不当引发感染时,炎症反应可导致创面充血水肿,出现血性分泌物。可能伴随发热、鼻腔疼痛、脓性分泌物等症状。需进行鼻腔分泌物培养,根据结果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配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控制炎症。保持鼻腔清洁,避免污染。

4、鼻腔血管损伤

手术中损伤鼻腔较大血管如蝶腭动脉分支时,可能出现动脉性出血,表现为鲜红色血液呈喷射状涌出。这种情况需要紧急处理,医生会采用凡士林纱条填塞压迫,或使用硝酸银溶液烧灼止血。严重者需在鼻内镜下进行电凝止血或血管结扎。

5、高血压

患者若存在未控制的高血压,术后血压波动可能导致创面血管破裂出血。表现为出血量较多且与血压升高相关。需监测血压,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等降压药物,同时配合肾上腺素棉片局部止血。术前应控制血压在安全范围。

鼻息肉术后应保持环境湿度50%-60%,避免干燥刺激鼻腔。饮食选择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两周内禁止剧烈运动、高空作业及乘坐飞机。定期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但需避免用力过猛。若出现大量鲜红色出血、持续性渗血或伴随头晕等症状,应立即返院处理。术后复查对及时发现并发症至关重要。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耳石症有哪些症状

耳石症的症状包括眩晕、恶心、呕吐、平衡失调、眼球震颤等。眩晕通常表现为短暂而强烈的旋转感,尤其在头部位置改变时发生,如起床、躺下或翻身时。恶心和呕吐常伴随眩晕出现,尤其是在眩晕剧烈时。平衡失调可能导致行走不稳或摔倒,患者可能感到站立或行走时失去平衡。眼球震颤是耳石症的典型表现,表现为眼球不自主地快速摆动,通常与眩晕同时发生。这些症状可能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严重时可能影响日常生活。 1、眩晕:耳石症患者常出现突发性眩晕,尤其是在头部位置改变时,如起床、躺下或翻身。眩晕感通常短暂但强烈,可能伴随恶心和呕吐。眩晕的发作频率和强度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可能仅在特定体位下出现,而另一些患者可能频繁发作。 2、恶心呕吐:眩晕发作时,患者常伴随恶心和呕吐,尤其是在眩晕感强烈时。这些症状可能与内耳平衡器官的异常刺激有关,导致自主神经系统的反应。恶心和呕吐的程度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可能仅感到轻微不适,而另一些患者可能需要卧床休息。 3、平衡失调:耳石症可能导致平衡失调,患者可能感到站立或行走时失去平衡,甚至出现摔倒的风险。平衡失调通常与眩晕同时发生,尤其是在头部位置改变时。患者可能需要扶墙或借助辅助工具行走,严重时可能影响日常活动。 4、眼球震颤:眼球震颤是耳石症的典型表现,表现为眼球不自主地快速摆动,通常与眩晕同时发生。眼球震颤的方向和强度可能因头部位置的不同而变化,部分患者可能仅在特定体位下出现。眼球震颤的程度因人而异,严重时可能影响视力。 5、日常生活影响:耳石症的症状可能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显著影响,尤其是在眩晕和平衡失调频繁发作时。患者可能感到疲劳、焦虑或抑郁,严重时可能需要请假或减少外出。及时就医和规范治疗有助于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耳石症患者在日常护理中应注意避免头部快速转动或突然改变体位,尤其是在起床、躺下或翻身时。饮食上应保持清淡,避免高盐、高脂食物,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B6的食物,如香蕉、土豆等。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改善平衡功能,但应避免剧烈运动。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