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5次阅读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主要表现为上腹痛、反酸、烧心等症状,两者区别在于疼痛规律、好发部位及并发症风险。
1. 疼痛规律胃溃疡多为餐后痛,进食后30-60分钟加重;十二指肠溃疡以空腹痛和夜间痛为特征,进食可缓解。
2. 好发部位胃溃疡好发于胃角和胃窦小弯侧;十二指肠溃疡多发生在球部前壁,与胃酸分泌过多密切相关。
3. 并发症胃溃疡更易发生恶变,需警惕癌变可能;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穿孔概率较高,但几乎不发生癌变。
4. 发病机制胃溃疡主要与胃黏膜防御机制减弱有关;十二指肠溃疡多因胃酸过度分泌导致,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共同诱因。
建议溃疡患者规律进食少食多餐,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及时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和胃镜检查明确诊断。
十二指肠球部多发溃疡多数情况属于中度严重程度,需结合溃疡深度、并发症及个体差异综合评估。病情发展可能经历黏膜损伤、出血穿孔、梗阻等阶段。
1、黏膜损伤期早期表现为上腹隐痛、反酸,可能与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建议使用奥美拉唑、铝碳酸镁、胶体果胶铋等药物抑制胃酸并保护黏膜。
2、出血风险期进展期可能出现黑便、呕血,常见于溃疡侵蚀血管。需紧急内镜止血,配合静脉用埃索美拉唑、血凝酶等药物治疗。
3、穿孔梗阻期终末期可发生剧烈腹痛、呕吐,提示穿孔或幽门梗阻。此时需禁食并手术干预,如穿孔修补术或胃空肠吻合术。
日常需避免辛辣刺激饮食,规律进食并保持情绪稳定,出现呕血或持续腹痛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