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9次阅读
食用未彻底煮熟的淡水鱼虾可能感染肝吸虫病。肝吸虫病主要由华支睾吸虫感染引起,主要通过生食或半生食含有囊蚴的淡水鱼虾传播。
淡水鱼虾是肝吸虫的主要中间宿主,当这些水生动物体内存在华支睾吸虫囊蚴时,未经充分加热处理就直接食用,囊蚴会在人体消化道内脱囊发育为成虫。成虫主要寄生在肝胆管内,可能导致肝胆系统炎症、胆管纤维化等病变。常见的感染方式包括生鱼片、醉虾、鱼生粥等未充分加热的淡水鱼虾制品。
某些地区有生食淡水鱼的传统饮食习惯,如鱼生、腌鱼等,这些食品如果加工过程不规范,未能有效杀灭寄生虫,感染风险较高。使用受污染的水源清洗食材或餐具,也可能间接导致感染。儿童接触受污染水域后未彻底清洁双手就进食,同样存在感染可能。
预防肝吸虫病应注意避免生食淡水鱼虾,确保食材经充分加热处理,一般需要煮沸5分钟以上才能有效杀灭囊蚴。处理生鲜食材后要及时清洁双手和厨具,避免交叉污染。流行地区居民应定期进行寄生虫筛查,发现感染及时治疗。出现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时应尽早就医检查,医生可能会开具吡喹酮片、阿苯达唑片等驱虫药物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