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交界性早搏是什么意思?

|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问题描述:
交界性早搏是什么意思?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倪新海
倪新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主任医师

交界性早搏是指心脏电活动起源于房室交界区的异常搏动,属于心律失常的一种类型。交界性早搏可能由生理性因素或病理性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心悸、心跳停顿感等症状,可通过心电图检查确诊。

1、生理性因素

健康人群在情绪激动、过度疲劳、饮用浓茶或咖啡后可能出现交界性早搏。这类早搏多为偶发,不伴随器质性心脏病,改善生活方式后多可自行缓解。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摄入刺激性饮品,通过放松训练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2、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可能导致房室交界区心肌细胞电活动异常。这类早搏常与胸闷、胸痛等症状伴随出现,运动后可能加重。需通过冠脉CTA或造影评估血管情况,治疗可选用硝酸甘油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改善心肌供血药物。

3、电解质紊乱

低钾血症、低镁血症等电解质失衡会干扰心肌细胞膜电位。患者可能伴发肌无力、恶心等症状,血液生化检查可确诊。需静脉补充氯化钾注射液、门冬氨酸钾镁片等纠正电解质,同时治疗原发疾病如腹泻、肾功能异常等。

4、药物影响

洋地黄类药物中毒、拟交感神经药物使用过量可能诱发交界性早搏。患者常有视物模糊、恶心等中毒症状,需立即停用相关药物,严重时使用地高辛抗体片段注射液进行解毒治疗,并调整后续用药方案。

5、心肌炎后遗症

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可能出现持续性交界性早搏,与心肌传导系统损伤有关。这类患者需动态心电图监测,必要时使用盐酸胺碘酮片、盐酸普罗帕酮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配合营养心肌的辅酶Q10胶囊治疗。

发现交界性早搏应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评估发作频率,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饮食注意补充富含钾镁的香蕉、深绿色蔬菜,限制酒精摄入。若早搏频发或伴随晕厥、气促等症状,需及时心内科就诊排查结构性心脏病,遵医嘱选择药物或射频消融等治疗方案。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肺动脉血管堵塞怎么办

肺动脉血管堵塞可通过抗凝治疗、溶栓治疗、介入手术、外科手术、氧疗等方式治疗。肺动脉血管堵塞通常由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肿瘤压迫、先天性血管畸形、长期卧床等因素引起。

1、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是肺动脉血管堵塞的基础治疗手段,适用于血栓形成导致的轻度堵塞。常用药物包括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达比加群酯胶囊等,这些药物通过抑制凝血因子活性防止血栓扩大。患者可能出现咯血、皮肤瘀斑等出血倾向,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抗凝治疗需持续3-6个月,严重者需长期用药。

2、溶栓治疗

溶栓治疗适用于急性大面积肺栓塞,通过静脉注射尿激酶注射液、注射用阿替普酶等药物溶解血栓。治疗窗口期为发病后14天内,越早效果越好。溶栓可能导致脑出血、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需严格掌握适应症。治疗期间需卧床休息,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出血表现。

3、介入手术

介入手术包括导管碎栓术和肺动脉支架植入术,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中重度堵塞。手术通过股静脉插入导管直达肺动脉,利用机械方法粉碎血栓或植入支架扩张血管。术后可能出现穿刺部位血肿、支架移位等并发症,需抗凝治疗3个月以上。该方法创伤小但费用较高,需根据病情选择。

4、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包括肺动脉血栓切除术和血管重建术,适用于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手术需开胸在体外循环下进行,直接清除肺动脉内血栓或重建血管通路。术后并发症包括感染、心律失常、呼吸衰竭等,恢复期需2-3个月。该方式创伤大但效果确切,适合年轻体质较好的患者。

5、氧疗

氧疗作为辅助治疗可改善缺氧症状,适用于所有程度的肺动脉血管堵塞患者。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予高浓度氧气,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长期氧疗需每天使用15小时以上,注意预防氧中毒和二氧化碳潴留。便携式制氧机适合居家使用,可提高患者活动耐力。

肺动脉血管堵塞患者应戒烟限酒,避免长时间静坐或卧床。饮食宜清淡,控制盐分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K的绿叶蔬菜需与抗凝药物服用时间间隔2小时。适度进行呼吸训练和下肢运动,如腹式呼吸、踝泵运动等。定期复查凝血功能、心脏超声和肺动脉CT,出现胸痛加重、呼吸困难立即就医。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