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干槽症的发生概率较低,多见于拔牙后3-5天内。干槽症是拔牙后牙槽窝骨壁感染引发的并发症,可能与创伤较大、口腔卫生不良或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有关。
拔牙后规范护理可显著降低干槽症风险。术后24小时内避免漱口或吮吸伤口,按医嘱使用抗菌漱口水,避免用患侧咀嚼硬物。吸烟者需暂停吸烟,因尼古丁会影响创面愈合。多数患者通过局部清创和碘仿纱条填塞即可缓解症状,严重感染时需联合抗生素治疗。
干槽症在复杂阻生齿拔除后概率略高,例如低位埋伏智齿。若术后出现剧烈疼痛、腐臭味或放射至耳部的跳痛,需及时复诊。日常保持口腔清洁,选择软质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有助于创面愈合。若疼痛持续加重或伴随发热,应排除其他感染可能。
术后遵医嘱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等辅助清洁,避免剧烈运动或高温环境。干槽症虽发生率低,但及时干预可有效控制症状,通常1-2周内恢复。建议拔牙前与医生充分沟通术后护理细节,高风险患者可预防性使用抗菌敷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