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活检会发生什么?

| 1人回答 | 81次阅读

问题描述: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活检会发生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国栋
陈国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活检通常用于明确胃黏膜病变性质,可能发现炎症程度、糜烂范围或潜在癌变风险。活检过程中可能出现短暂出血或轻微疼痛,但严重并发症概率较低。

活检操作通过胃镜钳取少量胃黏膜组织,主要观察黏膜层炎症细胞浸润、腺体结构是否完整以及有无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多数情况下,病理结果提示慢性炎症活动期,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和黏膜表层缺损,此时需结合幽门螺杆菌检测指导治疗。若发现局灶性肠化或轻度异型增生,可能提示癌前病变风险,需定期复查胃镜。极少数情况下活检可能诱发穿孔或大出血,多见于黏膜下层血管异常或操作器械损伤。

活检后应禁食2-4小时避免刺激创面,1-2天内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出现呕血、黑便或剧烈腹痛需立即就医。日常需规律进食、避免过度劳累,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应规范完成四联疗法。建议每1-2年复查胃镜监测黏膜变化,合并肠化生者需缩短复查间隔。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大便呈颗粒状是怎么回事

大便呈颗粒状可能由饮食结构不合理、水分摄入不足、肠道蠕动功能异常、肠道菌群失调、慢性便秘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水分摄入、改善肠道功能等方式缓解。 1、饮食结构:长期摄入高脂肪、低纤维食物会导致粪便干燥,形成颗粒状。建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多吃全谷物、蔬菜和水果,促进肠道蠕动,改善排便状态。 2、水分摄入:水分不足会使粪便变硬,难以排出。每日饮水量应保持在1500-2000毫升,尤其是在早晨空腹时喝一杯温水,有助于软化粪便,促进排便。 3、肠道蠕动:肠道蠕动功能减弱会导致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等可以增强肠道蠕动,帮助粪便顺利排出。 4、肠道菌群:肠道菌群失衡会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导致粪便异常。可以通过摄入益生菌食品如酸奶、发酵食品,或服用益生菌补充剂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5、慢性便秘:长期便秘会使粪便在肠道内堆积,形成颗粒状。避免久坐、定时排便、减少压力等措施有助于改善便秘症状,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缓泻剂如乳果糖、聚乙二醇等。 日常饮食中应注重均衡营养,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燕麦、红薯、菠菜等,同时保持规律的运动习惯,如每天进行30分钟的有氧运动,有助于促进肠道健康。避免过度摄入辛辣、油腻食物,减少对肠道的刺激。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