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耳鼻喉科

撞到头后一直耳鸣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问题描述:
撞到头后一直耳鸣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立红
张立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撞到头后一直耳鸣可能与脑震荡、内耳损伤、颞骨骨折、血管神经压迫、心理因素等原因有关,可通过休息观察、药物治疗、影像学检查、心理疏导等方式干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脑震荡

头部撞击可能导致轻度脑震荡,引发中枢性耳鸣。通常伴随短暂意识模糊、头痛、恶心等症状。需静卧休息1-3天,避免用脑过度。若出现呕吐或嗜睡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开具甲钴胺片、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等神经营养药物,配合头颅CT排除颅内出血。

2、内耳损伤

外力冲击可使内耳淋巴液震荡或耳石器移位,产生持续性耳鸣。多伴有眩晕、平衡障碍,可通过前庭功能检查确诊。急性期建议使用盐酸倍他司汀片改善微循环,配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减轻内耳水肿,严重者需耳鼻喉科专科治疗。

3、颞骨骨折

剧烈撞击可能导致颞骨线性骨折,损伤中耳结构或面神经。特征性表现为耳道出血、听力骤降,高分辨率CT可明确诊断。需绝对禁止擤鼻,使用头孢呋辛酯片预防感染,必要时行鼓室成形术修复听骨链。

4、血管神经压迫

外伤后局部水肿可能压迫听神经或耳周血管,产生搏动性耳鸣。磁共振血管成像可显示压迫部位,初期可用尼莫地平片缓解血管痉挛,配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消除神经水肿,多数2-4周逐渐恢复。

5、心理因素

创伤后应激反应可能放大耳鸣感受,形成心因性耳鸣。常见于焦虑体质人群,伴随睡眠障碍、情绪波动。心理评估量表可辅助诊断,建议通过认知行为疗法调整,短期使用劳拉西泮片改善焦虑,但须严格遵医嘱控制疗程。

头部外伤后持续耳鸣需密切观察72小时,避免剧烈运动及噪音刺激。保持环境安静,控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用温水毛巾热敷颈后部促进血液循环。若伴随视力变化、肢体麻木或耳鸣加重,须立即前往急诊神经科排查迟发性颅内病变。恢复期可尝试轻柔的耳周按摩,但禁止自行掏耳或使用滴耳液。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怎样治疗鼻甲肥大

鼻甲肥大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鼻甲肥大通常由慢性鼻炎、过敏、环境刺激、鼻中隔偏曲、长期使用鼻腔减充血剂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鼻甲肥大可能与慢性鼻炎、过敏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鼻塞、流涕等症状。常用药物包括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每次喷1-2次,每日1-2次、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每次喷1次,每日1次、氯雷他定片每日1片。这些药物可减轻炎症和过敏反应,缓解症状。 2、物理治疗:鼻甲肥大可能与环境刺激、长期使用鼻腔减充血剂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鼻腔干燥、不适等症状。可采用生理盐水鼻腔冲洗每日1-2次、蒸汽吸入每日1-2次等方法,帮助清洁鼻腔、缓解鼻塞。 3、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常见手术方式包括下鼻甲部分切除术、下鼻甲射频消融术。手术可有效缩小鼻甲体积,改善鼻腔通气。 4、环境调整:避免接触过敏原和刺激性气体,保持室内空气湿润,使用加湿器,减少鼻腔干燥和刺激。 5、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避免长期使用鼻腔减充血剂,保持鼻腔清洁,定期进行鼻腔护理。 饮食上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如橙子、猕猴桃、菠菜等。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增强身体免疫力。保持鼻腔清洁,定期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避免鼻腔干燥和感染。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