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26次阅读

问题描述: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何洁
何洁 中日友好医院 副主任医师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做胃镜的时候可以看到胃黏膜出现潮红、水肿等改变。如果胃黏膜出现了糜烂,胃镜的诊断就是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一般做胃镜的时候发现糜烂,会取活检做病理检查,明确糜烂的性质是什么。常见的糜烂性质有炎症性,或者肠上皮化生,以及不典型增生,甚至可以发现早癌的病理诊断。出现了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的患者,治疗方面主要是抑酸护胃,促进胃动力和保护胃黏膜等。疗程一般是4~6周的时间。同时还要做碳14呼气试验,以明确是否有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如果感染为阳性,需要进行14天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治疗。药物是一个质子泵抑制剂加两种抗生素,再加一个铋剂。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吃什么药

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可通过克拉霉素片500mg、阿莫西林胶囊1000mg、奥美拉唑肠溶片20mg等药物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通常与不良饮食习惯、免疫力低下、家族遗传等因素有关,常表现为胃痛、反酸、腹胀等症状。 1、药物治疗:克拉霉素片500mg每日两次,阿莫西林胶囊1000mg每日两次,奥美拉唑肠溶片20mg每日一次,连续服用7-14天。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2、饮食调节:避免辛辣、油腻、过冷过热食物,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蒸鱼等。减少咖啡、酒精、碳酸饮料的摄入,避免刺激胃黏膜。 3、生活习惯: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减轻精神压力。饭后避免立即躺下,适当散步有助于消化。 4、复查随访:治疗结束后4-6周进行幽门螺旋杆菌复查,确保细菌已被清除。若复查结果仍为阳性,需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 5、预防措施: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家庭成员若有感染者,建议同时检查治疗,防止交叉感染。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治疗需结合药物、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日常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避免刺激性食物,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定期复查和随访是确保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