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感染科 > 传染科

得登革热后身体浮肿

| 1人回答 | 62次阅读

问题描述:
得登革热后身体浮肿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亢晓冬
亢晓冬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得了登革热后出现身体浮肿,这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急性期反应、过敏反应、心功能不全或肾脏疾病等。面对这些症状,最重要的是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如血常规和血生化,以明确具体原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治疗。
1、急性期反应:登革热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常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在急性期,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疼痛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由于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可能不畅,从而导致浮肿。此时,患者需要多休息,并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如萘普生片或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来缓解不适。
2、过敏反应: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感染登革热可能会引发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导致过敏症状。这种情况下,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导致组织液渗出增多,从而出现浮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氯雷他定片或盐酸西替利嗪片等抗过敏药物。
3、心功能不全:如果患者有心脏方面的基础疾病,如心肌炎或心力衰竭,感染登革热后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功能不全。心脏收缩能力减弱会使血液循环受阻,导致浮肿。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服用呋塞米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肾脏疾病:对于患有肾脏疾病的患者,如肾小球肾炎或肾病综合征,感染后可能会加重病情,影响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导致尿量减少和体内水分潴留,从而引起浮肿。在这种情况下,遵医嘱服用适当的药物是很重要的。
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非常重要。勤洗手、洗澡,尽量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做好保暖措施,并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更好地预防和应对登革热及其并发症。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急性淋巴管炎治疗

急性淋巴管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局部护理、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对症支持等方式治疗。急性淋巴管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皮肤破损、免疫力低下、淋巴回流障碍、寄生虫感染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治疗

急性淋巴管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常用药物包括头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左氧氟沙星片等。头孢呋辛酯片对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敏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可对抗产酶菌,左氧氟沙星片适用于革兰阴性菌感染。用药期间需观察是否出现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

2、局部护理

感染局部需保持清洁干燥,可用碘伏溶液消毒后覆盖无菌敷料。每日更换敷料,观察红肿热痛是否扩大。避免挤压或搔抓患处,防止感染扩散。若形成脓肿需由医生进行切开引流,排出脓液后配合抗生素纱布填塞。

3、物理治疗

急性期过后可采用超短波治疗促进炎症吸收,每日照射15分钟。红肿明显时可抬高患肢,用硫酸镁溶液湿敷减轻肿胀。恢复期进行淋巴引流按摩,从远端向近心端轻柔推按,每日2次,每次10分钟,帮助改善淋巴回流。

4、手术治疗

当形成脓肿或坏死组织时需手术清创,清除化脓灶和坏死组织。严重淋巴管阻塞可能需淋巴管吻合术重建回流通道。术后需持续抗生素治疗,定期换药观察伤口愈合情况。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控制血糖以促进创面修复。

5、对症支持

发热患者可物理降温,超过38.5℃时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疼痛明显可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镇痛。卧床休息并抬高患肢,补充维生素C和蛋白质增强免疫力。慢性淋巴水肿患者需长期穿戴弹力袜预防复发。

急性淋巴管炎患者应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外伤和昆虫叮咬。控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增强体质锻炼。饮食宜清淡富含优质蛋白,限制高盐食物减轻水肿。出现红线蔓延、高热寒战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防止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治愈后需定期复查淋巴功能,早期发现复发迹象。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