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用治疗吗

| 1人回答 | 44次阅读

问题描述: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用治疗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于淑霞
于淑霞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多数情况下需要治疗。治疗方案包括饮食调整、药物治疗、幽门螺杆菌根除、定期复查等。

1、饮食调整:

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避免暴饮暴食,规律进食有助于减轻胃黏膜刺激。

2、药物治疗:

可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铝碳酸镁、瑞巴派特等药物,缓解胃酸过多和保护胃黏膜。

3、根除治疗:

若检出幽门螺杆菌感染,需采用四联疗法根除,常用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和两种抗生素。

4、定期复查:

建议每年进行胃镜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黏膜病变。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戒烟限酒有助于控制病情发展。出现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大便成颗粒的原因是什么呢

大便成颗粒可能由膳食纤维摄入不足、饮水过少、肠道蠕动功能减弱、肠易激综合征等原因引起。

1. 膳食纤维不足

饮食中缺乏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导致粪便体积减小。建议每日摄入适量粗粮和绿叶蔬菜,可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小麦纤维素颗粒、聚乙二醇4000散等药物调节。

2. 饮水过少

每日饮水量不足导致肠道内水分被过度吸收。保持每天1500-2000毫升饮水量,必要时可使用开塞露、甘油灌肠剂、多库酯钠片等缓泻剂。

3. 肠道动力异常

可能与久坐缺乏运动、年龄增长等因素有关,表现为排便费力伴腹胀。建议进行腹部按摩和适度运动,医生可能推荐莫沙必利片、匹维溴铵片、曲美布汀等促动力药物。

4. 肠易激综合征

常与精神压力、内脏高敏感性相关,症状包括腹痛与排便习惯改变。需配合心理疏导,临床常用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美贝维林片、洛哌丁胺等药物对症治疗。

持续出现颗粒状大便超过两周,或伴随体重下降、血便等症状时,应及时到消化内科就诊排查器质性疾病。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