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什么样的情况需要打狂犬疫苗

| 1人回答 | 37次阅读

问题描述:
什么样的情况需要打狂犬疫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许瑞英
许瑞英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被可能携带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或抓伤后需要接种狂犬疫苗,主要包括被犬类、猫类、蝙蝠等哺乳动物咬伤或抓伤,伤口被动物舔舐,以及黏膜接触动物唾液等情况。

1、动物咬伤:

被犬、猫、狐狸等可能携带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后,无论伤口大小都需要接种疫苗。

2、动物抓伤:

被可能携带病毒的动物抓伤皮肤导致破损时,需立即清洗伤口并接种疫苗。

3、伤口被舔:

皮肤有破损时被动物舔舐,或动物唾液接触开放性伤口,均存在感染风险。

4、黏膜接触:

动物唾液接触眼睛、口腔等黏膜部位,即使没有明显伤口也应接种疫苗。

建议受伤后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尽快就医评估是否需要接种疫苗,同时避免包扎伤口。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女宝宝为什么喜欢“夹腿”

女宝宝夹腿行为可能由生理性刺激、皮肤刺激、心理因素或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引起,多数属于正常发育阶段的探索行为。

1. 生理性刺激

幼儿在探索身体时可能偶然发现摩擦带来的快感,家长无须过度干预,可通过分散注意力或增加游戏互动减少该行为。

2. 皮肤刺激

局部湿疹、尿布疹或衣物摩擦可能导致不适,表现为夹腿动作。建议家长每日清洁会阴部,使用氧化锌软膏、炉甘石洗剂或莫匹罗星软膏处理皮肤问题。

3. 心理因素

紧张焦虑可能引发重复性动作,家长需观察是否伴随咬指甲等行为。可通过亲子阅读、安抚玩具帮助缓解情绪,必要时咨询儿童心理医生。

4. 神经系统异常

罕见情况下可能与癫痫或发育障碍有关,若伴随意识丧失、肢体抽搐需就医排查。脑电图检查可辅助诊断,医生可能开具左乙拉西坦、丙戊酸钠等抗癫痫药物。

保持宽松透气的衣物,避免过早使用紧身裤袜,定期进行儿童保健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异常。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