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8次阅读
儿童耳痛可能由外耳道炎、中耳炎、耵聍栓塞或外伤引起,需根据病因采取清洁护理、抗生素滴耳液或耵聍软化处理等措施。
1、外耳道炎多因挖耳或进水导致细菌感染,表现为耳道红肿、触碰疼痛。家长需避免孩子抓挠,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或环丙沙星滴耳液抗感染。
2、中耳炎常继发于感冒,伴随发热、听力下降。可能与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有关。家长应观察体温变化,医生可能开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或布洛芬混悬液。
3、耵聍栓塞耳垢堆积压迫耳道引发胀痛,儿童多见油性耵聍。家长不可自行掏挖,需由医生使用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后冲洗。
4、外伤或异物玩耍时异物入耳或撞击可致疼痛。家长需检查耳廓有无破损,尖锐异物须立即就医,避免用镊子盲目取出加重损伤。
避免儿童侧卧进食或呛奶,洗澡时使用耳塞防护,出现持续哭闹、耳道流脓等症状应及时就诊耳鼻喉科。
新生儿一直睡觉叫不醒可能由生理性睡眠需求、喂养不足、低血糖、新生儿败血症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具体表现判断。
1. 生理性睡眠需求新生儿每日需睡眠16-20小时,深睡眠期可能出现短暂叫不醒现象。家长需观察呼吸是否平稳、肤色是否红润,若无异常可等待自然觉醒。
2. 喂养不足母乳不足或喂养间隔过长可能导致低血糖性嗜睡。家长需确保每2-3小时喂养一次,监测尿量及体重增长,必要时补充配方奶。
3. 低血糖可能与母亲妊娠糖尿病或早产有关,表现为嗜睡伴肌张力低下。需急诊检测血糖,静脉推注葡萄糖注射液,后续使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维持。
4. 新生儿败血症细菌感染可导致嗜睡伴发热或体温不升、皮肤花纹。需立即住院进行血培养检查,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治疗,严重时需呼吸支持。
建议家长记录睡眠时长、觉醒反应及喂养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儿科就诊,避免包裹过厚影响观察,保持室内温度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