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妇产科 > 妇科

崩漏是什么意思

| 1人回答 | 74次阅读

问题描述:
崩漏是什么意思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冷启刚
冷启刚 山东省立医院 主任医师

崩漏是指女性非月经期阴道大量出血或经期出血量明显超过正常范围,属于中医术语,对应西医中的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等疾病。

1、中医病因

中医认为崩漏多与冲任不固、脾不统血、血热妄行等因素有关。长期情绪抑郁可能导致肝气郁结化火,迫血妄行;过度劳累或饮食不节可损伤脾气,使统血功能失常;肾阳不足时胞宫失于温煦,也可能引发异常出血。这类情况可通过艾灸隐白穴、服用归脾丸等中成药调理。

2、内分泌紊乱

青春期或围绝经期女性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可能出现无排卵性功血,表现为经期延长、出血量大。这类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等孕激素类药物调节周期,配合戊酸雌二醇片补充雌激素。

3、子宫器质病变

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腺肌症等疾病会导致宫腔面积增大或内膜异常增生,引发经量增多。黏膜下肌瘤凸向宫腔时更易造成持续性出血。确诊后可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控制病情,必要时行宫腔镜下息肉电切术。

4、凝血功能障碍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血液系统疾病,或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等抗凝药物,均可能造成凝血异常。这类患者需治疗原发病,急性出血期可静脉输注氨甲环酸注射液改善症状。

5、妊娠相关出血

先兆流产、异位妊娠等妊娠并发症常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可能伴随腹痛。需通过血HCG检测和超声检查明确诊断,先兆流产者可肌注黄体酮注射液保胎,异位妊娠需使用甲氨蝶呤片或手术治疗。

出现崩漏症状应记录出血时间和量,避免剧烈运动及生冷饮食,及时进行妇科检查、激素六项和超声等检测。贫血患者可适当补充琥珀酸亚铁片,日常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选择棉质内裤并定期更换卫生用品,出血期间禁止盆浴和性生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宫腔积液怎么治疗彻底

宫腔积液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彻底治疗。宫腔积液通常由感染、内分泌失调、子宫内膜异位症、宫腔粘连、肿瘤等原因引起。 1、感染治疗:宫腔积液可能与细菌、病毒等感染有关,通常表现为下腹疼痛、白带异常等症状。感染性宫腔积液需使用抗生素治疗,如头孢曲松1g静脉注射每日一次,甲硝唑500mg口服每日三次,疗程7-10天。同时可配合中药调理,如桂枝茯苓丸6g口服每日两次。 2、内分泌调节:内分泌失调导致的宫腔积液可通过激素治疗改善。常用药物包括黄体酮胶囊100mg口服每日一次,雌二醇片2mg口服每日一次,疗程3个月。同时需调整作息,避免熬夜,保持心情舒畅。 3、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宫腔粘连等引起的宫腔积液需手术治疗。常用术式包括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子宫内膜电切术。术后需使用雌孕激素序贯疗法预防复发,如补佳乐2mg口服每日一次,黄体酮胶囊100mg口服每日一次,疗程3个月。 4、肿瘤治疗:肿瘤引起的宫腔积液需根据肿瘤性质选择治疗方案。良性肿瘤可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或子宫切除术。恶性肿瘤需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辅以化疗或放疗。化疗药物包括紫杉醇175mg/m2静脉滴注,顺铂75mg/m2静脉滴注,每3周一次,共6个周期。 5、中医调理:中医认为宫腔积液多与气滞血瘀、脾虚湿盛有关。可使用活血化瘀、健脾利湿的中药调理,如当归芍药散6g口服每日两次,补中益气丸6g口服每日两次。同时可配合艾灸、针灸等疗法,选取关元、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每日一次,每次20分钟。 治疗期间需注意饮食调理,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瘦肉、鱼类、新鲜蔬菜水果等。避免辛辣刺激、生冷食物。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勤换内裤,避免盆浴。定期复查,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