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3次阅读
冠状动脉钙化通常是危险的,可能提示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增加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风险。冠状动脉钙化主要与脂质沉积、血管炎症、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相关,需结合钙化程度及临床症状综合评估。
冠状动脉钙化是动脉壁中钙盐沉积的表现,常见于长期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钙化程度可通过CT检查量化,轻度钙化可能仅需生活方式干预,如低脂饮食、规律运动和控制血压。中重度钙化可能伴随血管狭窄,出现胸痛、气促等症状,需药物控制血脂或抗血小板治疗。若钙化导致严重狭窄,可能需支架植入或搭桥手术。钙化进展速度与吸烟、高血糖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定期监测对预防急性事件至关重要。
极少数情况下,冠状动脉钙化可能为良性钙化,如血管中层钙化不直接造成管腔狭窄,但这类情况仍需排除动脉粥样硬化。部分老年患者或慢性肾病患者可能出现血管广泛钙化,但症状不典型,需通过冠脉造影明确病变性质。无论是否出现症状,发现钙化均建议完善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筛查。
确诊冠状动脉钙化后应严格戒烟限酒,每日保持30分钟有氧运动,优先选择深海鱼、燕麦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需将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空腹血糖维持在7毫摩尔每升以内。每3-6个月复查血脂四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宜低于2.6毫摩尔每升。突发剧烈胸痛或持续胸闷需立即就医,警惕急性冠脉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