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肿瘤科 > 肿瘤综合科

癌症在体外能活三个月吗

| 1人回答 | 91次阅读

问题描述:
癌症在体外能活三个月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天奇
张天奇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癌症细胞在体外环境中通常不能存活三个月,因为它们对生存条件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癌细胞需要适宜的温度、营养、pH值及湿度,离开体内后,缺乏支持性的环境会迅速死亡,但在特定实验室培养条件下,它们可能存活更久。
1、癌细胞为何难以在体外长期存活
癌细胞属于快速生长和分裂的异常细胞,对外部环境的依赖性非常高。在人体内,它们可借助血液摄取氧气及营养,同时排出代谢废物。离开这样的支持系统后,癌细胞很快面临生存困境。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时,缺氧是主要原因之一;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也会导致细胞迅速失活。体内免疫系统对癌细胞有抑制作用,而这一过程在体外环境中无法模拟。
2、实验室中癌细胞如何维持生存
在实验室中,科学家通过特定培养体系模拟人体内的微环境,比如使用含有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等的培养基。这种培养基能够为癌细胞提供营养;培养箱还能控制温度通常设定为37°C、湿度和氧浓度。通过这些手段,癌细胞的存活时间可以显著延长,甚至繁殖多年。然而,这种条件并不等同于自然状态下的体外环境,而是一种人为干预。实验室中广泛使用的HeLa细胞株就是一个例子,它在受控环境中存活和繁殖了几十年。
3、癌细胞在实际中途存活时间极短
在自然条件下,癌细胞离开人体后的存活时间通常非常短,几分钟到数小时不等。如输血操作中若血液暴露过久,癌细胞会迅速死亡,因其无法获取足够的氧和营养支持。针对这一现象,生物医学专业中还研究了通过微环境改造来延长细胞活性的可能性,但自然环境中的三个月生存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
癌细胞的存活依赖特殊环境,三个月的体外存活时间需要特殊人工条件,而非自然环境下。对于癌症科学的深入探索,有助于更好理解癌细胞行为,为社会提供先进的治疗思路。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垂体瘤术后尿崩时间

垂体瘤术后尿崩症可通过监测尿量、调整药物、补充水分等方式治疗。垂体瘤术后尿崩症通常由手术损伤下丘脑或垂体后叶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 1、监测尿量:术后需密切监测尿量,正常成人每日尿量约1.5-2升,若尿量显著增加,可能提示尿崩症。可通过记录尿量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调整药物:尿崩症患者可使用去氨加压素片0.1-0.2mg,每日1-2次或醋酸去氨加压素喷雾剂10-20μg,每日1-2次替代抗利尿激素,减少尿量。 3、补充水分:尿崩症患者因尿量增加,需补充足够水分,避免脱水。建议每日饮水量根据尿量调整,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4、饮食调节:适当增加盐分摄入,有助于减少尿量。建议每日摄入食盐量控制在6-8克,避免过度限盐。 5、心理支持:术后尿崩症可能对患者心理造成影响,需给予心理疏导,帮助患者适应疾病,积极配合治疗。 术后尿崩症患者需注意饮食均衡,适量增加富含钾、钠的食物,如香蕉、橙子、菠菜等。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改善身体状况。定期复查尿量和电解质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病情稳定。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