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耳鼻喉科

婴儿流鼻涕吃什么药好的快

|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问题描述:
婴儿流鼻涕吃什么药好的快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志新
王志新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婴儿流鼻涕通常无须急于用药,可先通过生理盐水滴鼻、调整室内湿度等方式缓解。若症状持续或伴随发热,可遵医嘱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小儿伪麻美芬滴剂、小儿感冒颗粒、氯雷他定糖浆、鼻渊通窍颗粒等药物。

1、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适用于缓解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流涕、鼻塞等症状。该药物含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等成分,能减轻鼻黏膜充血和过敏反应。使用前需排除婴儿对成分过敏的情况,避免与其他退热药同服。

2、小儿伪麻美芬滴剂

小儿伪麻美芬滴剂主要用于婴儿因感冒导致的鼻塞、流涕,其伪麻黄碱成分可收缩鼻黏膜血管减少分泌物。需注意该药物可能引起兴奋或嗜睡等副作用,早产儿或心脏病患儿慎用,用药期间须监测心率变化。

3、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感冒颗粒为中成药,对风寒型感冒引起的清涕、喷嚏有一定效果。成分含广藿香、菊花等,具有疏风解表作用。服用时建议用温水冲调,避免与辛辣食物同食,脾胃虚弱婴儿应减量使用。

4、氯雷他定糖浆

氯雷他定糖浆适用于过敏性鼻炎引发的流涕,通过阻断组胺受体减轻症状。婴儿使用时需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痛或胃肠道不适,长期使用需评估肝肾功能。

5、鼻渊通窍颗粒

鼻渊通窍颗粒对急慢性鼻炎导致的黏稠鼻涕有效,含辛夷、苍耳子等通窍药材。该药需用开水冲服,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月龄较小婴儿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调整用量。

护理婴儿流鼻涕时,家长应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鼻腔2-3次。哺乳期母亲可适当增加维生素C摄入,如猕猴桃、橙子等水果。若鼻涕颜色转为黄绿色或伴随持续咳嗽、呼吸急促,需及时就医排查鼻窦炎或下呼吸道感染。避免自行给婴儿使用成人感冒药或抗生素,所有药物均需在儿科医师指导下规范使用。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耳石复位后注意事项

耳石复位后注意事项包括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头部稳定、注意休息、观察症状变化、及时复诊。 1、避免剧烈运动:耳石复位后,患者应避免进行剧烈运动,尤其是头部快速转动的活动,如跑步、跳跃等。剧烈运动可能导致耳石再次脱落,影响复位效果。建议在复位后的一周内,以轻度活动为主,如散步或慢跑。 2、保持头部稳定:复位后,患者应尽量保持头部稳定,避免突然的头部转动或倾斜。特别是在起床、躺下或弯腰时,动作要缓慢轻柔,以减少耳石再次脱位的风险。可以使用枕头支撑头部,保持舒适的睡眠姿势。 3、注意休息:复位后,患者需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疲劳。良好的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减少眩晕症状的复发。建议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避免熬夜或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 4、观察症状变化:复位后,患者应密切观察自身的症状变化,如眩晕、恶心、平衡失调等。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记录症状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有助于医生评估治疗效果。 5、及时复诊:复位后,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复诊。复诊可以评估复位效果,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问题。医生可能会根据复诊结果,调整治疗方案或建议进一步的康复措施。 耳石复位后,患者应注意饮食均衡,增加富含维生素B和镁的食物,如全谷物、坚果和绿叶蔬菜,有助于神经系统的恢复。适量进行低强度的运动,如瑜伽或太极,可以改善平衡感和身体协调性。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低头或头部过度活动,有助于预防耳石症的复发。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