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3次阅读
小孩摔倒后发烧可能与局部感染、创伤应激反应、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或继发细菌感染有关,可通过物理降温、伤口处理、抗感染治疗及密切观察等方式干预。
1、局部感染皮肤破损未及时清洁可能导致细菌感染,表现为红肿热痛伴发热。家长需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外涂莫匹罗星软膏,口服头孢克洛颗粒控制感染,体温超过38.5℃时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
2、创伤应激机体对创伤的生理性反应可能引起短暂低热。家长需让孩子多饮水,保持环境通风,采用温水擦浴物理降温,通常24小时内体温可自行恢复正常。
3、中枢损伤严重头部外伤可能导致下丘脑体温调节障碍,伴随呕吐、嗜睡。需立即就医进行CT检查,必要时使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并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预防颅内感染。
4、继发感染开放性伤口可能引发败血症或骨髓炎,表现为持续高热、寒战。需住院进行血培养检查,静脉输注注射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同时监测血常规及炎症指标变化。
观察孩子精神状态与进食情况,避免剧烈运动,保持伤口干燥清洁,若发热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抽搐需急诊处理。
四个月婴儿腹泻伴随发烧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补充补液盐、物理降温、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该症状通常由喂养不当、病毒性肠炎、细菌感染、乳糖不耐受等原因引起。
1、调整喂养方式母乳喂养需缩短单次哺乳时间并增加频次,配方奶喂养应稀释至原浓度三分之二。每次喂养后竖抱拍嗝15分钟,腹泻期间暂停添加新辅食。
2、补充补液盐家长需按医嘱使用口服补液盐Ⅲ,每公斤体重补充50-100毫升。可选用葡萄糖电解质泡腾片或低渗型口服补液散,避免使用运动饮料或自制糖盐水。
3、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8.5℃时,家长需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禁用酒精擦浴。可配合退热贴使用,间隔2小时监测体温,持续发热需就医。
4、及时就医出现血便、持续呕吐、尿量减少或囟门凹陷时,可能与轮状病毒感染、沙门氏菌感染有关,需急诊处理。医生可能建议粪便常规检查或血培养检测。
保持臀部清洁干燥,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氧化锌软膏。母乳妈妈需避免进食生冷油腻食物,奶粉喂养者可暂时更换无乳糖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