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肿瘤科 > 肿瘤综合科

分子靶向治疗晚期肺癌效果如何

| 1人回答 | 72次阅读

问题描述:
分子靶向治疗晚期肺癌效果如何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玮琰
周玮琰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分子靶向治疗晚期肺癌的效果因人而异,具体取决于患者的基因突变类型、肿瘤分期、身体状况等因素。靶向药物能够精准作用于肿瘤细胞的特定分子靶点,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耐药性或药物不良反应,需定期监测和调整治疗方案。
1、基因突变影响:分子靶向治疗的效果与肺癌患者的基因突变类型密切相关。例如,EGFR基因突变的患者使用吉非替尼250mg/片,每日一次或厄洛替尼150mg/片,每日一次效果显著,而ALK基因突变的患者则对克唑替尼250mg/片,每日两次反应良好。未检测到特定基因突变的患者可能对靶向药物不敏感。
2、肿瘤分期影响:晚期肺癌患者的分期对治疗效果有重要影响。早期发现并接受靶向治疗的患者,肿瘤控制率和生存期通常优于晚期患者。对于已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靶向治疗虽然无法完全治愈,但能有效缓解症状,延缓疾病进展。
3、身体状况影响: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也会影响治疗效果。体质较好、肝肾功能正常的患者通常能更好地耐受靶向药物,治疗效果更佳。而合并其他严重疾病或身体虚弱的患者可能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选择其他治疗方式。
4、耐药性问题:部分患者在长期使用靶向药物后可能出现耐药性,导致治疗效果下降。例如,EGFR突变患者在使用吉非替尼一段时间后,可能出现T790M突变,此时可考虑使用奥希替尼80mg/片,每日一次作为后续治疗。定期进行基因检测有助于及时发现耐药性并调整治疗方案。
5、不良反应管理:靶向药物可能引起皮疹、腹泻、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例如,使用厄洛替尼的患者需注意皮肤护理,出现皮疹时可局部涂抹氢化可的松软膏。肝功能异常的患者需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必要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暂停用药。
晚期肺癌患者在分子靶向治疗期间,需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鱼类、新鲜蔬菜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增强体质。定期复查,监测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治疗进展和身体反应,确保治疗效果最大化。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脑动脉瘤能治好吗

脑动脉瘤可通过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脑动脉瘤可能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感染、外伤、遗传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头痛、视力模糊、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 1、手术治疗:开颅夹闭术和血管内栓塞术是两种常见的手术方式。开颅夹闭术通过直接夹闭动脉瘤颈部,防止血液流入;血管内栓塞术通过导管将栓塞材料送入动脉瘤内,阻断血流。手术治疗适用于动脉瘤较大或破裂风险较高的情况。 2、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降压药如氨氯地平片5mg每日一次、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每日一次、镇痛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400mg每日两次。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控制症状和预防并发症,适用于动脉瘤较小或手术风险较高的情况。 3、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包括血管内栓塞术和支架辅助栓塞术。血管内栓塞术通过导管将栓塞材料送入动脉瘤内,阻断血流;支架辅助栓塞术在栓塞的同时放置支架,防止动脉瘤复发。介入治疗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动脉瘤位置特殊或患者身体状况较差的情况。 4、日常护理: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服药,避免用力排便,防止动脉瘤破裂。日常护理对于控制病情和预防复发至关重要,适用于所有患者。 5、心理疏导:脑动脉瘤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心理疏导可以帮助患者缓解压力,增强治疗信心。心理疏导包括心理咨询、放松训练、支持小组等方式,适用于所有患者。 脑动脉瘤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高盐高脂食物,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保持良好心态,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