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感染科 > 传染科

登革热病毒是正链还是负链

| 1人回答 | 53次阅读

问题描述:
登革热病毒是正链还是负链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董兆如
董兆如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登革热病毒属于黄病毒科,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它的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伊蚊叮咬。感染后,人体可能会出现急性发热性传染病的症状。登革热病毒的传染性较强,除了蚊虫叮咬外,血液和体液也是潜在的传播途径。被感染后,病毒在体内迅速复制,导致一系列症状,包括高热、寒战、肌肉酸痛等,严重时可能会出现休克或出血倾向。
1、传播途径和症状:登革热病毒主要通过伊蚊传播,当被感染的蚊子叮咬人体时,病毒便会进入体内。此时,患者可能会经历高热、头痛、肌肉酸痛等不适。眼眶疼痛、鼻塞、流涕、咽痛也是常见症状。如果病情加重,患者可能会面临休克或出血的风险。
2、治疗方法:确诊感染后,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可以使用抗病毒药物,如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或利巴韦林颗粒进行治疗。对于发烧的患者,若体温未超过38.5℃,可以使用温毛巾擦拭身体降温;若超过38.5℃,则需要服用退烧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或对乙酰氨基酚片。
3、预防措施:为了避免感染,个人防护非常重要。外出时,穿长袖长裤可以有效减少蚊虫叮咬的机会。尽量避免前往蚊虫多的地区,尤其是在登革热高发季节。
登革热病毒虽具传染性,但通过适当的预防和及时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保持警惕,做好个人防护,是预防登革热感染的关键。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防蚊措施,保护好自己和家人。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儿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发作频繁吗

小儿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发作频率因人而异,多数患儿发作不频繁,少数可能反复发作。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是儿童心律失常的一种,可能与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或电解质紊乱等因素有关。

多数患儿表现为偶发症状,发作间隔可达数月甚至数年,日常活动不受明显影响。这类情况常见于心脏结构正常的儿童,诱因多为剧烈运动、情绪激动或感染发热。发作时可能出现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但通常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可自行终止。家长应注意记录发作时间与诱因,避免孩子过度疲劳,定期复查心电图。

少数患儿可能出现频繁发作,每周或每日发生,多见于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变者。这类患儿发作时可能伴随面色苍白、呼吸困难、晕厥等严重症状,需立即就医。反复发作可能导致心脏扩大或心功能受损,需通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明确诊断。治疗上除药物控制外,部分患儿需接受射频消融手术根治。

建议家长为孩子建立症状日记,记录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诱因。日常避免摄入含咖啡因食物,保证充足睡眠。若发现发作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或伴随意识障碍,须立即送医。定期随访心脏超声和Holter监测,由儿科心血管专科医生评估是否需要干预治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