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胰腺假性囊肿通常由胰腺炎、胰腺外伤或胰腺手术等原因引起,是胰腺周围组织包裹胰液积聚形成的囊性病变。胰腺假性囊肿的形成机制主要有胰管破裂、胰液外渗、周围组织包裹等。
胰腺炎或外伤可能导致胰管结构受损,胰液从破裂的胰管中渗出。急性胰腺炎时,炎症反应会使胰管壁脆弱,容易发生破裂。慢性胰腺炎则因长期炎症导致胰管狭窄或堵塞,胰管内压力增高,进而引发胰管破裂。胰液外渗后,周围组织如网膜、肠系膜等会形成纤维性包膜包裹渗出的胰液,形成假性囊肿。
胰液中含有大量消化酶,外渗后会对周围组织产生刺激和损伤。胰蛋白酶、脂肪酶等消化酶可分解周围脂肪组织,导致局部炎症反应和坏死。坏死组织与渗出的胰液混合,逐渐被纤维组织包裹,形成囊性结构。胰液外渗的程度和范围直接影响假性囊肿的大小和位置。
胰液外渗后,机体启动防御机制,周围组织如大网膜、肠系膜等会逐渐包裹渗出的胰液,形成纤维性囊壁。这种囊壁缺乏上皮细胞衬里,与真性囊肿不同,故称为假性囊肿。包裹过程通常需要数周时间,囊壁的厚度和强度与包裹组织的反应程度有关。
胰腺受到外力撞击或手术损伤时,胰管或胰腺实质可能发生破裂,导致胰液外渗。腹部闭合性损伤如车祸、跌落等是常见原因。胰腺手术后也可能因吻合口愈合不良或胰瘘形成假性囊肿。外伤性假性囊肿多位于胰腺体尾部,可能与局部解剖结构易受损伤有关。
急性胰腺炎约有10%-20%的患者会发展为假性囊肿,尤其是重症胰腺炎患者。慢性胰腺炎因胰管结构破坏和胰液排出受阻,假性囊肿发生率更高。胰腺炎引起的假性囊肿常伴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感染、出血或破裂等严重并发症。
胰腺假性囊肿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高脂、高蛋白食物刺激胰腺分泌。急性期需禁食,恢复期可逐步过渡到低脂流质饮食。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监测囊肿变化,若出现持续腹痛、发热、囊肿增大等情况应及时就医。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防止囊肿破裂或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