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肿瘤科 > 肿瘤综合科 > 胃癌

早期胃癌怎么治疗

| 1人回答 | 81次阅读

问题描述:
早期胃癌怎么治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凤英
王凤英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主任医师
早期胃癌可以通过内镜切除、手术治疗或药物治疗等多种方式治愈。关键在于发现的时间足够早,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能够大幅提高治愈率。
1、内镜下治疗
早期胃癌局限于胃壁黏膜层或黏膜下层,没有出现淋巴结转移时,可通过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进行治疗。这种方法创伤小,不需要开腹,术后恢复快,是目前早期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需专业医生对患者情况全面评估,根据胃癌病变大小、深度以及是否伴有溃疡等决定是否适合内镜治疗。
2、胃部分切除手术
如果肿瘤侵入到黏膜下层但仍处于早期阶段,或者存在高风险因素,可能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例如胃部分切除术。这种手术可以彻底切除癌变组织,同时切除可能受累的淋巴结,以防止癌细胞进一步扩散。术后需要注意饮食习惯的调整,避免暴饮暴食,加强胃功能的保护。
3、辅助药物治疗
针对一些高风险的早期胃癌患者,尤其是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情况,可能需要结合药物治疗。例如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治疗,有助于降低癌症复发的概率。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消炎药物或其他保护胃黏膜的药物。
早期胃癌的治疗重点在于早发现、早诊断,如果能在体检中及时发现胃部异常变化,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详细检查,如胃镜检查和病理活检。一旦确诊,应尽早接受治疗,减少癌症进展的风险,同时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高盐、高油脂、腌制类食品摄入,养成规律饮食的生活方式,定期复诊随访以确保康复效果。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脚后跟疼是胃癌的早期发现吗

脚后跟疼通常与胃癌无关,胃癌的早期症状多表现为消化不良、食欲减退、上腹不适等。脚后跟疼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足底筋膜炎、跟腱炎、骨刺等。如果脚后跟疼持续不缓解,建议尽早就医以明确病因。 1、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炎是脚后跟疼的常见原因,通常由于长时间站立、走路或跑步导致足底筋膜过度拉伸引起。治疗包括休息、冰敷、足部按摩以及穿着支撑性良好的鞋子。 2、跟腱炎:跟腱炎是由于跟腱过度使用或受伤引起的炎症,表现为脚后跟疼痛和肿胀。治疗方法包括减少活动、冰敷、物理治疗以及使用抗炎药物如布洛芬。 3、骨刺:骨刺是骨骼边缘的异常生长,可能导致脚后跟疼痛。骨刺的治疗包括使用鞋垫、物理治疗以及必要时进行手术切除。 4、骨折或骨裂:脚后跟区域的骨折或骨裂也会引起疼痛,通常由外伤或过度使用引起。治疗需要固定、休息以及可能的物理治疗。 5、神经压迫:神经压迫可能导致脚后跟疼痛,常见于坐骨神经痛或腰椎间盘突出。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以及必要时进行手术。 脚后跟疼的护理可以从饮食、运动和日常护理入手。饮食上,多摄入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鱼类,有助于骨骼健康。运动方面,适量进行低冲击运动如游泳、瑜伽,有助于增强足部肌肉和韧带。日常护理中,注意穿着合适的鞋子,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走路,定期进行足部按摩和拉伸,有助于缓解疼痛和预防复发。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尽早就医进行详细检查。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