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2次阅读
汗腺腺癌是起源于汗腺的恶性肿瘤,属于皮肤附属器癌的一种,临床较为罕见。
汗腺腺癌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头颈部及四肢皮肤,肿瘤细胞具有汗腺导管分化特征,病理可见不规则腺管结构浸润真皮深层。免疫组化染色显示CEA、EMA等标记物阳性有助于确诊。该病易与汗腺瘤等良性肿瘤混淆,需通过组织活检鉴别。
早期多表现为皮下无痛性硬结,后期可形成溃疡性肿块伴渗液。部分病例会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晚期可能转移至肺、骨等器官。病变进展速度个体差异较大,部分患者病程可达数年。
具体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长期紫外线暴露、慢性炎症刺激有关。少数病例有家族聚集倾向,提示遗传因素可能参与发病。TP53基因突变、EGFR过表达等分子改变常见于肿瘤组织。
除病理活检外,需进行超声、CT或MRI评估浸润深度和转移情况。PET-CT有助于发现远处转移灶。前哨淋巴结活检对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需与转移性腺癌进行鉴别诊断。
手术扩大切除是主要治疗手段,需保证足够切缘。放疗适用于无法完全切除或淋巴结转移病例。晚期患者可考虑顺铂、多西他赛等化疗方案。靶向治疗如抗EGFR药物正在临床试验阶段。
术后需定期复查皮肤及淋巴结情况,建议每3-6个月进行影像学随访。日常应避免阳光直射病变部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出现新发皮下结节或原有病灶增大时需及时就诊。营养方面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E等抗氧化营养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