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0次阅读
癌症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四种核心手段,选择需结合肿瘤分期、病理类型、患者身体状况及基因检测结果综合评估。
1、手术切除适用于实体瘤早期局部病灶,通过根治性手术彻底清除肿瘤组织,术后需配合病理检查明确分期。
2、放射治疗针对局部晚期或无法手术的病灶,利用高能射线破坏癌细胞DNA,常与化疗联用提高敏感性。
3、化学治疗通过细胞毒性药物杀灭全身潜在转移灶,常用方案含铂类、紫杉醇类等药物,需监测骨髓抑制等副作用。
4、靶向治疗基于基因检测选择特定分子靶点抑制剂,如EGFR突变可用吉非替尼,HER2阳性适用曲妥珠单抗。
治疗期间需保证每日优质蛋白摄入,维持适度活动量,定期复查血常规和影像学评估疗效,多学科团队协作制定个性化方案。
游离三碘甲状腺素偏低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营养素、药物治疗、定期复查等方式改善。可能由碘缺乏、甲状腺炎、垂体功能减退、药物影响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增加富含碘的海带、紫菜等海产品,适量食用鸡蛋、牛奶等优质蛋白,避免大量摄入卷心菜、木薯等抑制甲状腺功能的食物。
2、补充营养素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硒元素和锌元素,这两种微量元素对甲状腺激素合成有重要作用,可通过巴西坚果、牡蛎等食物获取。
3、药物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需遵医嘱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片、碘塞罗宁等药物,不可自行调整剂量,需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
4、定期复查每3-6个月检查甲状腺功能,包括TSH、FT3、FT4等指标,根据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同时监测心率、血脂等变化。
日常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出现怕冷、乏力等症状加重时及时就诊,妊娠期女性需特别注意甲状腺功能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