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小儿内科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应该怎么治疗

| 1人回答 | 57次阅读

问题描述: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应该怎么治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国栋
陈国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益生菌、使用止泻药物、停用或更换抗生素、静脉补液等方式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通常由肠道菌群失调、抗生素直接刺激肠黏膜、艰难梭菌感染、肠道渗透压改变、免疫抑制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建议选择低纤维、低脂、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蒸蛋等,避免辛辣刺激及高糖食物。适当增加可溶性膳食纤维摄入,如苹果泥、香蕉等,有助于改善肠道环境。严重腹泻时应暂时禁食乳制品,待症状缓解后逐步恢复。

2、补充益生菌

可选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益生菌制剂,帮助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益生菌需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服用,避免被抗生素灭活。持续补充1-2周,直至肠道功能恢复正常。

3、使用止泻药物

蒙脱石散可吸附肠道毒素并保护黏膜,洛哌丁胺胶囊能抑制肠蠕动,但艰难梭菌感染时禁用止泻药。严重水样泻可短期使用消旋卡多曲颗粒,需严格遵医嘱控制疗程。

4、停用或更换抗生素

若腹泻严重或持续超过48小时,应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停用原抗生素。必要时更换为窄谱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替代广谱抗生素。艰难梭菌感染需改用万古霉素胶囊或非达霉素片。

5、静脉补液

出现脱水症状如尿量减少、皮肤弹性差时,需静脉补充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儿童及老年人可优先使用口服补液盐散Ⅲ,重度脱水需住院监测电解质。补液同时应密切观察心率及血压变化。

治疗期间需记录排便次数及性状变化,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症状缓解后逐步恢复普通饮食,避免过早摄入高纤维食物。长期使用抗生素者应定期检测粪便常规,出现血便、发热等预警症状需立即就医。日常注意手卫生,合理使用抗生素可有效预防复发。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接触蝙蝠粪便会传染病毒吗

接触蝙蝠粪便可能传播病毒,常见风险包括狂犬病病毒、汉坦病毒、尼帕病毒及冠状病毒等。

1、狂犬病病毒

蝙蝠粪便可能携带狂犬病病毒,接触破损皮肤或黏膜可能导致感染,需立即清洗消毒并接种疫苗。

2、汉坦病毒

汉坦病毒通过蝙蝠粪便气溶胶传播,表现为发热、出血倾向,需隔离治疗并使用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

3、尼帕病毒

尼帕病毒经蝙蝠粪便污染食物传播,引发脑炎症状,需支持治疗并严格隔离。

4、冠状病毒

蝙蝠粪便可能携带SARS样冠状病毒,接触后需监测呼吸道症状,必要时进行核酸检测。

处理蝙蝠粪便时应穿戴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接触后及时用肥皂水彻底清洗暴露部位。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