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白附子煮多久才没有毒

| 1人回答 | 58次阅读

问题描述:
白附子煮多久才没有毒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强
王强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白附子一般需要煎煮60-120分钟才能降低毒性。白附子为有毒中药材,其毒性成分乌头类生物碱需经长时间高温水解才能破坏,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规范炮制和使用。

白附子毒性主要来源于乌头碱、新乌头碱等双酯型生物碱,这类成分对神经系统和心脏有强烈毒性。传统炮制方法要求先浸泡12小时以上,再武火煮沸后转文火慢煎60分钟以上,使双酯型生物碱水解为毒性较低的苯甲酰乌头原碱。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当煎煮时间达到90分钟时,乌头碱含量可下降至安全范围。煎煮过程中需保持水量充足,避免干烧导致毒性成分浓缩。煎药器具建议选用砂锅或不锈钢锅,忌用铁器以免发生化学反应。

白附子中毒多因炮制不当或超量使用引起,典型症状包括口舌麻木、恶心呕吐、心率失常等。使用时应严格遵循《中国药典》规定的3-6克日用量,且必须配伍甘草、生姜等解毒药材。孕妇、心脏病患者及体弱者禁用。如不慎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停用并就医,早期可用阿托品注射液拮抗毒性。日常储存需置于阴凉干燥处,与食品分开存放,防止误食。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2区3期怎么办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2区3期需通过激光光凝术、玻璃体腔注药术、巩膜扣带术、玻璃体切割术、视网膜复位术等方式治疗。该病变通常由早产、低体重、高浓度吸氧、血管发育异常、遗传代谢缺陷等原因引起。

1、激光光凝术

激光光凝术通过破坏周边无血管区视网膜,减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分泌,阻止病变进展。适用于2区3期病变未累及黄斑时,治疗后需定期复查眼底,观察视网膜血管发育情况。术后可能发生玻璃体积血、视网膜水肿等并发症,需监测眼压变化。

2、玻璃体腔注药术

玻璃体腔注药术将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注入眼内,抑制异常血管增生。常用于合并玻璃体积血或激光治疗无效者,药物可能引起眼内炎、白内障等不良反应。注药后需保持仰卧位促进药物扩散,定期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评估疗效。

3、巩膜扣带术

巩膜扣带术通过外部加压使脱离的视网膜复位,适用于合并局限性视网膜脱离者。手术需在全麻下进行,可能并发眼睑肿胀、复视或屈光不正。术后需避免剧烈运动,使用抗生素眼膏预防感染,定期测量眼轴长度评估扣带位置。

4、玻璃体切割术

玻璃体切割术清除混浊的玻璃体及增殖膜,解除视网膜牵引。适用于严重玻璃体积血或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术中可能联合眼内激光或气体填充。术后需保持特定体位使气泡顶压视网膜,密切观察角膜透明度和前房反应。

5、视网膜复位术

视网膜复位术针对全视网膜脱离病例,通过眼内填充硅油或气体恢复解剖结构。手术可能损伤晶状体或导致青光眼,需长期随访眼压和视网膜在位情况。硅油通常需二次手术取出,期间避免高空飞行或潜水等气压变化活动。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2区3期需每1-2周复查眼底直至血管化完成,矫正胎龄36周后仍需每3-6个月随访至3岁。日常避免强光刺激,维持适宜环境湿度,母乳喂养时补充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家长需学会观察眼球震颤、瞳孔白瞳等异常体征,发现异常及时转诊眼科。康复期可进行视觉追踪训练,促进视功能发育,定期进行屈光检查和弱视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