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5次阅读
志贺菌病可通过抗菌治疗、补液支持、饮食调整、隔离防护、并发症管理等方式治疗。志贺菌病通常由志贺菌属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等症状。
1、抗菌治疗
志贺菌病的病原体对多种抗生素敏感,临床常用诺氟沙星胶囊、盐酸环丙沙星片、阿奇霉素分散片等药物。这些药物可抑制细菌DNA合成或蛋白质合成,但需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患者不可自行用药,需严格遵医嘱完成疗程,避免耐药性产生。
2、补液支持
频繁腹泻可能导致脱水及电解质紊乱,轻症可口服补液盐散(Ⅲ)补充水分和钠钾离子。中重度脱水需静脉输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同时监测血压、尿量等指标。儿童或老年人更需警惕脱水风险,家长应观察患者精神状态变化。
3、饮食调整
急性期选择低渣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缓解期过渡至低脂少纤维的软食。避免牛奶等乳制品及辛辣刺激食物,减少肠道蠕动。可适量补充含钾的香蕉、土豆等食物,帮助恢复电解质平衡。
4、隔离防护
患者粪便需用漂白粉消毒处理,餐具单独清洗煮沸。护理人员接触患者前后需用含氯消毒液洗手,防止粪口途径传播。症状消失后48小时内仍可能排菌,学生或餐饮从业者需经两次粪便培养阴性方可复工复学。
5、并发症管理
若出现溶血尿毒综合征需输注新鲜冰冻血浆,肠穿孔需紧急外科手术。中毒性巨结肠患者需禁食胃肠减压,静脉给予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抗感染。恢复期可能并发反应性关节炎,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关节肿痛。
治疗期间应卧床休息至体温正常,腹泻停止后逐渐恢复活动。日常注意食品卫生,生熟分开处理,水果彻底洗净。接触腹泻患者后需用肥皂流水洗手至少20秒,托幼机构发生病例时应彻底消毒玩具及用具。若腹泻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血便、意识模糊等症状需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