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6次阅读
拔智齿第三天疼痛加重可能由术后感染、干槽症、邻牙损伤或过度活动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清创处理、局部护理或药物镇痛等方式缓解。
1. 术后感染拔牙创口未完全愈合时,细菌侵入可能导致感染。表现为局部红肿、脓性分泌物及跳痛。需使用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配合生理盐水漱口。
2. 干槽症血凝块脱落使牙槽骨暴露,常伴剧烈放射性疼痛和腐臭味。可能与吸烟、频繁漱口有关。需医生进行碘仿纱条填塞,配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洛索洛芬钠片镇痛。
3. 邻牙损伤手术器械操作可能造成邻牙牙周膜震荡或隐裂,表现为咬合痛或冷热敏感。轻者观察即可,重者需牙体治疗。可短期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缓解症状。
4. 过度活动过早进食硬物或说话过多可能牵拉创面。建议流质饮食、减少颌部运动,局部冷敷配合氯己定含漱液保持口腔清洁。
术后72小时属肿胀高峰期,若伴随发热或张口受限需及时复诊。避免用吸管吮吸,保持口腔卫生有助于创面恢复。
嘴角流口水可能是脑血栓前兆,但更多与面神经炎、口腔问题、睡眠姿势不当或胃食管反流等因素有关。需结合其他症状判断,如突发肢体麻木、言语不清等。
1、面神经炎:病毒感染或受凉可能导致面神经麻痹,表现为单侧嘴角失控流涎。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泼尼松、阿昔洛韦和维生素B1改善神经水肿。
2、口腔疾病:龋齿、牙龈炎等口腔炎症刺激唾液分泌过多。需治疗原发病,可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甲硝唑片或西地碘含片控制感染。
3、体位性流涎:睡眠时侧卧压迫腮腺或枕头过高可能导致暂时性流口水。调整睡姿并使用护颈枕可缓解。
4、脑卒中征兆:若伴随头痛、偏瘫等症状需警惕脑血栓,可能与高血压、动脉硬化有关。急诊需进行CT检查,必要时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
中老年人出现持续流口水应监测血压血糖,避免高盐饮食。突发口角歪斜需立即就医排查脑血管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