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3次阅读
智齿疼着一般不能拔,急性炎症期拔牙可能加重感染或引发并发症。智齿疼痛多由冠周炎或龋齿引起,需先控制炎症再考虑拔除。
智齿疼痛时牙龈往往处于充血肿胀状态,局部组织脆弱且血供丰富。此时拔牙可能导致细菌扩散,增加干槽症风险,创面愈合速度也会减慢。麻醉效果在炎症区域可能打折扣,术中疼痛感更明显。临床通常建议口服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配合氯己定含漱液消炎,待红肿消退后再评估拔牙指征。
少数情况下若形成脓肿且药物治疗无效,可能需在疼痛期进行切开引流术,但完整拔牙仍需延期。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更需谨慎,急性感染期拔牙可能诱发败血症等全身性感染。孕妇在智齿疼痛发作期通常仅作保守处理,避免手术刺激。
出现智齿疼痛应避免挤压肿胀部位,用温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忌食辛辣刺激食物,选择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缓解疼痛时需遵医嘱。建议拍摄口腔全景片明确智齿生长方向,炎症控制后由口腔外科医生评估是否需拔除。
牙齿嵌体修复一般需要2000-8000元,具体费用与修复材料、牙齿缺损程度、区域经济水平等因素相关。
嵌体修复价格差异主要体现在材料选择上。金属嵌体价格通常为2000-4000元,采用钴铬合金或金合金等材料,具有较高强度但美观性较差。瓷嵌体价格区间在4000-6000元,二氧化锆或玻璃陶瓷材料能较好匹配天然牙色泽。高端复合树脂嵌体价格可达6000-8000元,兼具美观性与耐磨性。前牙修复多选择4000元以上的瓷嵌体以保证美观,后牙则可考虑3000元左右的金属嵌体侧重功能修复。一线城市价格普遍比三线城市高1000-2000元,部分复杂病例可能需要二次调整,会产生额外500-1000元的复诊费用。修复体制作需要1-2次就诊,首次进行牙体预备和取模,第二次完成嵌体粘接。
嵌体修复后应避免咀嚼过硬食物,使用含氟牙膏维护基牙健康,每半年进行专业洁治。出现嵌体松动或边缘渗漏需及时复诊,长期未处理的微渗漏可能导致继发龋。日常可使用牙线清洁修复体边缘,减少色素沉积和菌斑堆积。修复后1周内可能出现轻微敏感,若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自发性疼痛应联系医生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