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肝胆外科 > 肝硬化

肝硬化怎么看化验单

| 1人回答 | 84次阅读

问题描述:
肝硬化怎么看化验单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萌萌
张萌萌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肝硬化可以通过化验单上的肝功能和相关指标分析进行初步判断,包括转氨酶、白蛋白、胆红素以及凝血功能等异常情况。结合影像学检查和临床症状,确定病情严重程度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
1、常见化验单指标及其意义
肝硬化化验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指标:
转氨酶ALT、AST:ALT和AST是衡量肝细胞损伤的重要指标。ALT水平较高一般代表轻度肝损伤,而AST显著升高提示更严重问题,特别是当AST/ALT比值>1时,可能表明肝硬化的可能性较高。
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比值:肝硬化会导致血浆白蛋白下降、球蛋白升高,A/G比值异常下降是肝代偿功能减退的重要信号。
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若这两个指标显著升高,可能提示胆汁排泄障碍或肝功能严重受损。
凝血功能PT、INR:凝血因子的合成依赖肝脏,若肝脏受损严重,凝血时间延长、INR升高,提示肝硬化发展至晚期。
2、辅助诊断检查的重要性
除了以上化验单指标,还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明确病情与程度:
超声或CT检查:肝脏表面粗糙结节、脾脏增大是肝硬化的影像学特征。
肝脏硬度检测FibroScan:通过弹性测定明确肝纤维化的具体程度。
内镜检查:确诊晚期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例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3、如何应对化验异常指标
当化验单提示肝硬化风险时,应尽快采取干预措施:
药物治疗:1. 保肝药物如异甘草酸镁、还原型谷胱甘肽可减轻肝损伤;2. 利尿剂螺内酯、呋塞米帮助缓解腹水;3. 抗病毒药物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用于控制肝炎病毒感染如果存在。
饮食调理:高蛋白如鱼、瘦肉以维持营养需求,低盐饮食限制于每日2克以下预防腹水加重。酒精需完全戒除。
生活习惯改善: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于劳累;对于纸质职业人群,减少久坐以减轻门静脉压力。
异常化验单提示肝硬化风险时,请不要自行判断,应尽早咨询肝病专科疾病早期可通过药物与生活干预达到控制效果,后期严重者需警惕并发症甚至考虑肝移植治疗。尽早识别与干预能够显著提高生活质量与生存时间。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有关系吗

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有关系,乙型肝炎是导致肝硬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如果病毒长期存在、控制不佳,可能引起肝组织慢性炎症和纤维化,逐步发展为肝硬化。预防和治疗乙型肝炎是降低肝硬化发生风险的关键。 1、乙型肝炎如何引起肝硬化 乙型肝炎病毒HBV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染。感染后,病毒会持续存在于肝细胞中,如果机体的免疫系统未能有效清除病毒,就可能演变为慢性乙型肝炎。慢性感染导致的持续性炎症,会破坏肝细胞并诱发纤维化。当肝内的纤维组织增多到一定程度,肝脏的正常结构被破坏时,就形成了肝硬化。尤其是在病毒复制活跃或失控的情况下,肝组织损伤和纤维化的速度更快。 2、如何预防肝硬化的发生 对乙型肝炎患者来说,预防肝硬化关键在于及时控制病毒活动和保护肝脏功能: 抗病毒治疗:目前一线药物包括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能够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炎症,与医生共同制定长期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定期监测:包括肝功能、HBV DNA水平、肝脏影像学检查等,定期体检能帮助及时评估病情和调整治疗计划。 健康生活方式:避免饮酒,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毒性的药物,保证营养均衡,适度运动等都可降低肝脏的代谢负担。 3、出现肝硬化后如何应对 如果乙型肝炎已经发展为肝硬化,需要根据硬化的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代偿期肝硬化:此阶段可能没有明显症状,抗病毒治疗依然是核心,同时需注意避免肝损伤因素。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可能出现腹水、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需要联合治疗,包括利尿剂治疗腹水、内镜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营养支持治疗等。 肝移植:对于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无效的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移植是有效的手段,可显著改善生存率与生活质量。 及时接种乙肝疫苗、规范抗病毒治疗、定期监测能有效阻止肝硬化发生,即使已发展为肝硬化,科学治疗仍能延缓疾病恶化并改善生活质量。乙型肝炎患者应与专业医生合作,缜密管理自己的健康,提高生活水平,减轻疾病负担。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