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肾结核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1人回答 | 46次阅读

问题描述:
肾结核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青
李青 北京安贞医院 主任医师

肾结核通常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主要与肺结核播散、免疫力低下、泌尿系统结构异常、糖尿病控制不佳、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因素有关。肾结核可能表现为尿频、尿急、血尿、腰痛等症状,需通过抗结核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

1、肺结核播散

肺结核是肾结核最常见的感染源,结核分枝杆菌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播散至肾脏。患者可能出现低热、盗汗等全身症状,尿液检查可见脓尿或血尿。治疗需联合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抗结核药物,疗程通常较长,需严格遵医嘱完成。

2、免疫力低下

艾滋病、恶性肿瘤等疾病导致免疫功能受损时,潜伏的结核杆菌易重新激活并侵袭肾脏。此类患者除泌尿系统症状外,常伴有体重下降、持续乏力。治疗需在抗结核基础上加强营养支持,必要时使用乙胺丁醇片、链霉素注射液等二线药物。

3、泌尿系统结构异常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膀胱输尿管反流等先天畸形易导致尿液滞留,增加结核杆菌定植风险。患者可能出现反复尿路感染,影像学检查可见肾盂扩张。除抗结核治疗外,严重者需行肾盂成形术或输尿管再植术矫正解剖异常。

4、糖尿病控制不佳

长期高血糖环境会削弱泌尿系统防御能力,糖尿病患者结核感染概率显著增高。典型表现为顽固性尿路感染症状合并血糖波动。治疗需同步控制血糖,常用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缓释片配合抗结核治疗,定期监测肾功能。

5、长期免疫抑制剂使用

器官移植后服用环孢素软胶囊、他克莫司胶囊等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结核再激活风险增加。症状可能不典型,易被原发病掩盖。治疗时需调整免疫方案,选用对肝肾毒性较小的抗结核药物如左氧氟沙星片,密切监测药物浓度。

肾结核患者应保证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避免高草酸食物。恢复期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脏超声。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症状加重时须立即复诊,治疗期间严格禁酒并注意隔离痰液等传染源。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茅莓能治疗肾结石吗

茅莓不能直接治疗肾结石,但适量食用可能对缓解症状有一定帮助。肾结石的治疗需根据结石大小、位置及患者个体情况制定方案,主要包括药物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输尿管镜取石术等方法。

茅莓是一种富含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的水果,其酸性成分可能有助于维持尿液酸碱平衡,减少某些类型结石的形成风险。从传统医学角度,茅莓被认为具有利尿作用,可能促进排尿,但缺乏临床研究直接证明其溶解或排出结石的效果。对于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石,增加饮水量配合适度运动是基础措施,茅莓可作为辅助饮食选择。若结石引发肾绞痛或尿路梗阻,需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日常预防肾结石复发需保持每日2000-3000毫升饮水量,限制高草酸食物如菠菜、巧克力的摄入,适当补充柑橘类水果。定期复查泌尿系统超声,监测结石变化情况。若出现血尿、持续腰痛或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就诊。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