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3次阅读
尿没憋住小便失禁可能由盆底肌松弛、膀胱过度活动、神经系统损伤、尿道括约肌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盆底肌训练、药物治疗、神经调节、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
1、盆底肌松弛妊娠分娩或年龄增长导致盆底肌支撑力下降,表现为咳嗽时漏尿。建议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肌力,无须药物干预。
2、膀胱过度活动膀胱逼尿肌异常收缩引发尿急,可能与咖啡因摄入或焦虑有关。可遵医嘱使用托特罗定、索利那新、米拉贝隆等药物抑制膀胱兴奋性。
3、神经系统损伤糖尿病或腰椎病变影响排尿神经控制,常伴下肢麻木。需针对原发病治疗,配合甲钴胺营养神经,严重时需导尿处理。
4、尿道括约肌障碍前列腺术后或先天发育异常导致控尿障碍,需尿道悬吊术或人工括约肌植入。轻度者可尝试盐酸米多君增强尿道阻力。
每日饮水控制在1500毫升左右,避免提重物增加腹压,穿着棉质透气内裤减少会阴刺激,症状持续需泌尿外科评估。
前尿道损伤和后尿道损伤主要区别在于解剖位置、临床表现及并发症,前尿道损伤多见于会阴部骑跨伤,后尿道损伤常由骨盆骨折导致。
1、解剖位置前尿道包括球部和阴茎部,后尿道指前列腺部和膜部,损伤位置决定治疗方案选择。
2、致伤原因前尿道损伤多因骑跨伤或直接撞击,后尿道损伤多伴随骨盆骨折,外力作用方向不同。
3、临床表现前尿道损伤表现为会阴血肿和排尿困难,后尿道损伤可能出现休克、直肠指检异常等全身症状。
4、并发症前尿道损伤易发生尿道狭窄,后尿道损伤可能导致勃起功能障碍和尿失禁等复杂并发症。
两类损伤均需及时就医,通过尿道造影等检查明确损伤程度,避免剧烈运动并保持会阴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