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6次阅读
脑干梗塞的典型症状包括眩晕、构音障碍、吞咽困难、肢体瘫痪。症状按严重程度从早期表现到终末期发展,可能伴随意识障碍或呼吸衰竭。
1、眩晕突发剧烈眩晕伴恶心呕吐,与脑干前庭神经核缺血有关。需立即进行头颅CT或MRI检查排除出血,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倍他司汀、银杏叶提取物等改善循环药物。
2、构音障碍表现为言语含糊、发音困难,因延髓疑核受损导致。早期康复训练结合巴氯芬、甲钴胺等神经营养药物有助于功能恢复。
3、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进食困难提示延髓吞咽中枢受累。需鼻饲饮食防止误吸,使用神经节苷脂、依达拉奉等脑保护剂治疗原发病灶。
4、肢体瘫痪交叉性瘫痪是特征性表现,多因椎基底动脉闭塞导致。急性期需溶栓或取栓治疗,后期配合康复训练和丁苯酞软胶囊等药物。
出现上述症状需立即送医,发病4.5小时内是静脉溶栓黄金时间。恢复期应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定期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和肢体康复锻炼。
脑中风可通过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血压管理、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脑中风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房颤动、糖尿病等原因引起。
1、溶栓治疗适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4.5小时内,常用药物包括阿替普酶、尿激酶、瑞替普酶,需在医生评估后紧急实施。
2、抗血小板治疗针对非心源性脑卒中,常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药物,需注意消化道出血风险。
3、血压管理急性期血压控制目标为低于180/105mmHg,可选用氨氯地平、缬沙坦、美托洛尔等药物,需避免快速降压。
4、康复训练包括运动功能训练、言语治疗、吞咽训练等,应在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持续6个月以上效果更佳。
脑中风患者需长期控制基础疾病,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定期复查血脂血糖,坚持规范的二级预防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