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眼科

白内障会不会导致失明

| 1人回答 | 85次阅读

问题描述:
白内障会不会导致失明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卫
王卫 中日友好医院 副主任医师

白内障可能导致失明,但多数情况下可通过手术干预恢复视力。白内障是晶状体蛋白质变性导致的视觉障碍性疾病,其发展进程与患者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相关。

白内障早期表现为视力模糊、眩光敏感或色觉减退,此时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小,通过调整眼镜度数或增加照明可部分改善症状。随着晶状体混浊程度加重,患者可能出现视物变形、复视等症状,未及时干预可能发展为低视力。当晶状体完全混浊时,光线无法到达视网膜,将导致光感丧失。糖尿病、葡萄膜炎等全身性疾病可能加速白内障进展,这类患者更需定期进行眼底检查。

先天性白内障患儿若未在视觉发育关键期接受治疗,可能形成不可逆的弱视。高原地区长期强光暴露人群、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可能出现早发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若合并角膜或视网膜损伤,视力预后相对较差。部分罕见遗传代谢性疾病如半乳糖血症,可能并发难以通过常规手术矫正的特殊类型白内障。

建议5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眼科检查,糖尿病患者需每半年检查一次。出现夜间驾驶困难、频繁更换眼镜仍无法改善视力时应及时就诊。手术是目前唯一有效治疗手段,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可使绝大多数患者恢复有用视力。术后需避免揉眼、剧烈运动,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滴眼液预防感染,定期复查评估眼底状况。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全葡萄膜炎用什么眼药水好

全葡萄膜炎可遵医嘱使用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双氯芬酸钠滴眼液、阿托品滴眼液等药物。全葡萄膜炎是累及虹膜、睫状体及脉络膜的炎症,需根据病因和症状选择药物,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

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属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适用于非感染性全葡萄膜炎的急性期控制炎症。该药通过抑制免疫反应减轻水肿和渗出,但长期使用可能引起眼压升高或白内障。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眼压和角膜情况,避免突然停药。

2、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

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含散瞳和睫状肌麻痹成分,用于缓解全葡萄膜炎引起的睫状肌痉挛和瞳孔粘连。可减轻疼痛并防止虹膜后粘连,但可能诱发青光眼急性发作。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禁用,用药后可能出现短暂视物模糊。

3、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

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为抗生素与激素复合制剂,适用于合并感染风险的全葡萄膜炎。其中妥布霉素可对抗细菌感染,地塞米松抑制炎症反应。需注意真菌或病毒感染时禁用,使用超过10天应评估角膜感染迹象。

4、双氯芬酸钠滴眼液

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是非甾体抗炎药,用于轻中度全葡萄膜炎的镇痛消炎。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充血和疼痛,但对严重炎症效果有限。常见不良反应为眼部刺激感,角膜上皮缺损者慎用。

5、阿托品滴眼液

阿托品滴眼液通过强效睫状肌麻痹作用,治疗全葡萄膜炎伴发的剧烈眼痛和畏光。可解除虹膜括约肌痉挛并促进炎症消退,但可能导致口干、面部潮红等全身反应。用药后需佩戴墨镜避光,青光眼患者需谨慎评估。

全葡萄膜炎患者日常需避免揉眼和过度用眼,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减少刺激。饮食宜清淡,适量补充维生素A和Omega-3脂肪酸有助于眼表修复。若出现眼痛加剧、视力骤降或药物不良反应,应立即复诊调整治疗方案。定期眼科随访对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