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新生儿护理主要包括皮肤清洁、喂养管理、睡眠监测、脐带护理四个方面。
1、皮肤清洁:每日用温水轻柔擦洗脸部及皮肤皱褶处,排便后及时用婴儿专用湿巾清理臀部,避免使用碱性肥皂。出现红臀时可涂抹氧化锌软膏。
2、喂养管理:母乳喂养每2-3小时一次,配方奶喂养需严格按比例调配。家长需观察婴儿吞咽节奏,喂奶后竖抱拍嗝15分钟防止吐奶。
3、睡眠监测:采用仰卧位睡眠,婴儿床避免放置柔软物品。家长需记录每日睡眠时长,新生儿每日需16-20小时睡眠,单次睡眠不宜超过4小时。
4、脐带护理:用75%酒精每日消毒脐带根部2次,保持干燥至自然脱落。发现渗血、脓性分泌物需及时就医。
保持室温24-26℃,湿度50%-60%,接触婴儿前需洗手,衣物选择纯棉材质并单独清洗。每周测量体重增长情况,出生后7-10天需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
新生儿听力筛查主要通过耳声发射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两种方法完成,通常在出生后48小时至出院前进行初筛,未通过者需在42天内复筛。
1、耳声发射通过探头向耳道发送声音信号,检测耳蜗外毛细胞产生的声波反馈,操作快捷无创,适合初步筛查感音神经性耳聋。
2、自动听性脑干反应采用电极记录脑干对声音刺激的电生理反应,能评估听觉传导通路功能,对神经性耳聋检出率更高,需在安静睡眠状态下进行。
3、初筛流程出生后48小时内完成首次筛查,测试环境噪声需低于40分贝,未通过者需排除羊水堵塞等干扰因素后重复检测。
4、复诊机制初筛未通过需在42天内复筛,仍异常者3月龄内转诊至听力诊断中心,确诊永久性耳聋应在6月龄前启动干预。
家长需注意避免在筛查前过度清洁婴儿耳道,若收到复筛通知应按时带婴儿复查,日常可观察婴儿对突发声响的惊跳反射等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