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整形外科 > 生殖器官整形

尿道下裂术后多久拔管

| 1人回答 | 53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尿道下裂术后多久拔管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峰
李峰 临汾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尿道下裂手术后拔管的时间,应该是因人而异的。一般来讲是有7到10天的,也有10到14天,甚至更久的。简单的原则就是常规是两周拔出尿管,但是原则是要充分引流让伤口得到充分的愈合。原则上讲手术一般来讲,对伤口愈合来讲还是有很重要的要求的,如果尿液引流不通畅,伤口区域有尿液的外渗,往往不利于伤口的这种愈合引起伤口的感染。第二个方面对于不同的分期和尿道下裂的程度,我们做不同的这种规定。轻度的尿道下裂我们一般是尿管要放两周,对于重度的或者是分期手术的这种尿道下裂的患者,我们建议要放到四周。目的就是说,防止尿道下裂手术后局部的并发症,比如说尿道狭窄,时间放的足够长的尿管以后,尿道狭窄的发生率是能够明显的下降。第二个是减少伤口的愈合。这种负担,比如说伤口的感染红肿,再次放管等等,这些措施都可能会诱发伤口愈合不了,放足够时间长的尿管往往是会减轻这种不良反应发生的。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尿道下裂术后出现尿道狭窄是怎么回事

尿道下裂术后出现尿道狭窄可能与手术操作、术后感染、瘢痕体质、尿道局部缺血、尿道支撑物刺激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尿道扩张术、尿道成形术、抗感染治疗、瘢痕软化治疗、定期复查等方式干预。

1、手术操作

尿道下裂修复术中若尿道重建时吻合口过小或缝合过紧,可能导致术后尿道腔径缩小。术中需精细操作避免过度牵拉组织,术后早期可能出现排尿费力、尿线变细等症状。需通过尿流率检查评估狭窄程度,轻度狭窄可采用尿道扩张术,严重者需行尿道成形术修复。

2、术后感染

术后创面细菌感染可引发炎性肉芽增生,导致尿道管腔闭塞。常见病原体包括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表现为尿道口红肿、脓性分泌物。需进行尿培养后使用敏感抗生素如头孢克肟颗粒、左氧氟沙星片,合并脓肿时需切开引流。

3、瘢痕体质

个体瘢痕过度增生倾向者术后易形成纤维化狭窄,多见于阴茎阴囊交界处。特征为局部硬结伴进行性排尿困难,可通过注射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抑制瘢痕,或使用硅胶尿道支架维持管腔。术前评估应询问家族瘢痕疙瘩病史。

4、尿道局部缺血

术中游离尿道板时损伤血供会导致组织坏死纤维化,常见于长段尿道重建病例。表现为术后2-3周突发排尿中断,尿道造影可见节段性狭窄。需切除缺血段后采用颊黏膜或包皮瓣进行尿道成形,术前多普勒超声评估血供可预防。

5、尿道支撑物刺激

术后留置导尿管或支架管可能压迫尿道黏膜引发炎性狭窄,多见于硅胶管过敏者。表现为拔管后尿痛伴血尿,尿道镜检查可见黏膜糜烂。应更换生物相容性更好的硅胶涂层支架,短期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缓解痉挛。

术后需保持会阴清洁干燥,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尿道口,穿宽松棉质内裤减少摩擦。饮食宜清淡,多饮水维持每日尿量2000毫升以上,避免辛辣食物刺激尿道。术后3个月内每月复查尿流动力学,观察半年无复发可视为治愈。出现尿线变细、排尿疼痛等症状应及时返院检查,避免继发尿潴留或肾积水。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