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眼科

怎么判断是霰粒肿还是麦粒肿

| 1人回答 | 53次阅读

问题描述:
怎么判断是霰粒肿还是麦粒肿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卫
王卫 中日友好医院 副主任医师

霰粒肿和麦粒肿可通过发病机制、症状表现及触感差异进行区分。霰粒肿是睑板腺囊肿,表现为无痛性硬结;麦粒肿是睑腺炎,常伴红肿热痛。具体鉴别需结合以下特征:发病速度、疼痛程度、局部表现及是否化脓。

1、发病机制

霰粒肿因睑板腺出口阻塞导致分泌物潴留形成慢性肉芽肿性炎症,与细菌感染无关。麦粒肿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感染睑腺引起急性化脓性炎症,常见于睫毛毛囊或睑板腺。两者病因差异决定治疗方式不同,霰粒肿通常无须抗生素,麦粒肿需抗感染处理。

2、症状表现

霰粒肿初期表现为眼睑无痛性肿块,质地坚硬且边界清晰,皮肤表面无充血,病程可持续数周至数月。麦粒肿起病急骤,患处明显红肿热痛,常伴结膜充血,2-3天后可能出现黄色脓点,破溃后症状缓解。儿童麦粒肿可能伴随全身发热,家长需密切观察体温变化。

3、触感差异

触诊时霰粒肿呈光滑的圆形结节,与皮肤无粘连,推之可移动,按压无疼痛或仅有轻微不适。麦粒肿触之有明显压痛,硬结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化脓后可触及波动感。反复发作的霰粒肿需排查睑板腺功能障碍,建议眼科专科检查。

4、病程进展

霰粒肿进展缓慢,部分可自行吸收,较大囊肿可能持续存在或继发感染。麦粒肿病程约7-10天,脓液排出后迅速好转,但免疫力低下者易复发。糖尿病患者出现多发麦粒肿时,家长需监测血糖水平并及时就医。

5、治疗方式

霰粒肿早期可热敷促进吸收,顽固性囊肿需行霰粒肿刮除术。麦粒肿需局部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红霉素眼膏等抗生素,化脓后切开引流。两种疾病均需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揉眼,霰粒肿术后需定期复查防止复发。

日常应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用脏手揉眼,化妆者需彻底卸妆。霰粒肿患者可每日热敷2-3次,麦粒肿急性期禁忌挤压脓肿。反复发作需排查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儿童患者家长应协助规范用药。出现视力模糊、头痛或发热等全身症状时,应立即至眼科就诊。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急性眼角膜炎是怎么引起的

急性眼角膜炎可能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外伤刺激、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急性眼角膜炎通常表现为眼部红肿、疼痛、畏光、流泪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1、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是急性眼角膜炎的常见原因,可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病原体有关。患者可出现眼睑红肿、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红霉素眼膏等抗生素药物控制感染,同时保持眼部清洁。

2、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多由单纯疱疹病毒、腺病毒等引起,常伴随结膜充血、水样分泌物等症状。急性期需使用更昔洛韦滴眼液、阿昔洛韦滴眼液等抗病毒药物,避免揉眼导致病毒扩散。病毒感染具有传染性,患者需隔离个人用品。

3、真菌感染

长期使用抗生素或眼部外伤可能诱发真菌性角膜炎,常见致病菌为曲霉菌、镰刀菌。典型症状包括角膜溃疡、灰白色病灶等。治疗需选用那他霉素滴眼液、氟康唑滴眼液等抗真菌药物,严重者需角膜清创手术。

4、外伤刺激

角膜异物、化学物质溅入或紫外线灼伤均可导致角膜上皮损伤,引发炎症反应。患者会出现剧烈眼痛、视力模糊。需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剔除异物后使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促进修复,必要时包扎患眼。

5、免疫异常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可能并发角膜边缘浸润或溃疡。除原发病治疗外,可短期使用氟米龙滴眼液等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联合人工泪液缓解干眼症状。需定期监测眼压防止激素性青光眼。

急性眼角膜炎患者应避免佩戴隐形眼镜,外出时佩戴防紫外线眼镜。饮食宜清淡,多补充维生素A和优质蛋白,如胡萝卜、深海鱼等。注意用眼卫生,避免共用毛巾,患病期间禁止游泳。若出现视力骤降、角膜混浊加重需立即复诊,防止角膜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