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小孩肠绞痛怎样缓解

| 1人回答 | 32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孩肠绞痛怎样缓解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小孩肠绞痛可通过腹部按摩、调整喂养方式、热敷、改变体位、遵医嘱用药等方式缓解。肠绞痛通常由胃肠功能紊乱、乳糖不耐受、食物过敏、肠道感染、肠套叠等原因引起。

1、腹部按摩

家长需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轻柔按摩腹部5-10分钟,促进肠道蠕动。按摩前可涂抹婴儿润肤油减少摩擦,注意避开刚进食后的时段。若按摩时触及包块或孩子哭闹加剧,应立即停止并就医。

2、调整喂养方式

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亲需避免摄入奶制品、豆类等易致敏食物。配方奶喂养可尝试换用低乳糖奶粉,奶瓶喂养时保持45度角防止吞气。每次喂奶后竖抱拍嗝15-20分钟,减少空气吞咽导致的胀气。

3、热敷

用40℃左右温水袋裹毛巾敷于腹部,每次不超过10分钟。热敷可松弛肠道平滑肌,但需警惕低温烫伤,皮肤发红即停用。合并发热或腹胀明显时禁用热敷。

4、改变体位

飞机抱(让孩子俯卧于家长前臂)或蜷缩体位能增加腹压缓解痉挛。清醒时可让孩子多趴卧锻炼腹部肌肉,睡眠时采用侧卧位。避免过度摇晃,防止引发摇晃综合征。

5、遵医嘱用药

西甲硅油乳剂可消除肠道气泡,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菌群,颠茄口服溶液解除平滑肌痉挛。药物需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禁止自行服用止疼药掩盖病情。若出现血便、呕吐胆汁或持续哭闹4小时以上,需急诊排除肠套叠。

日常需记录孩子发作时间与饮食关联性,选择透气棉质衣物避免腹部受压。哺乳期母亲应保持饮食清淡,人工喂养者注意奶具消毒。肠绞痛多在3-4月龄自愈,若体重增长迟缓或伴随其他症状,需儿科就诊排除器质性疾病。缓解期间可通过白噪音、襁褓包裹等方式安抚孩子情绪。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1岁半宝宝的智力标准

1岁半宝宝的智力标准通常包括语言表达、动作协调、认知能力和社交互动等方面的发展。语言方面,宝宝能说出简单的词汇或短语,如“妈妈”“抱抱”;动作上,能独立行走、弯腰捡物;认知能力表现为对日常物品的识别和简单指令的执行;社交互动中,宝宝会模仿成人的行为,表达情绪需求。家长可通过日常互动、游戏和阅读促进宝宝的智力发展。 1、语言表达:1岁半的宝宝通常能说出5-10个简单词汇,并尝试组合成短语。家长可通过与宝宝对话、阅读绘本和重复简单词汇来促进语言发展。例如,指着物品说出名称,鼓励宝宝模仿发音。 2、动作协调:宝宝能独立行走,并能弯腰捡起地上的物品。家长可通过提供安全的玩具和活动空间,鼓励宝宝练习爬行、站立和行走。例如,设置障碍物让宝宝跨越,锻炼平衡能力。 3、认知能力:宝宝能识别日常物品,如杯子、鞋子,并能执行简单指令,如“把玩具拿来”。家长可通过游戏和互动帮助宝宝认识物品和指令。例如,玩“找东西”游戏,让宝宝根据指令寻找物品。 4、社交互动:宝宝会模仿成人的行为,如打电话、扫地,并能通过表情和动作表达需求。家长可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和互动活动,鼓励宝宝模仿和表达。例如,与宝宝一起玩“过家家”,模仿日常生活中的场景。 5、情绪表达:宝宝能通过面部表情、声音和动作表达情绪,如高兴、生气或害怕。家长应关注宝宝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安抚和引导。例如,当宝宝哭泣时,通过拥抱和轻声安慰缓解情绪。 日常生活中,家长可通过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规律作息促进宝宝的健康发育。饮食上,保证宝宝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如鸡蛋、鱼肉、蔬菜和水果;运动方面,安排适量的户外活动,如散步、玩球,增强体质;护理上,注意宝宝的睡眠质量和卫生习惯,定期进行健康检查。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亲子互动,家长能有效促进1岁半宝宝的智力发展。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