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肝胆外科

小儿为什么会腹泻

| 1人回答 | 44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儿为什么会腹泻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国栋
陈国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小儿腹泻可能由喂养不当、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食物过敏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补液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1、喂养不当

婴幼儿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善,喂养过量、辅食添加过早或食物性状不合适可能导致消化不良。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且含有奶瓣,通常无发热。家长需暂停新增辅食,减少单次喂养量,采用少量多餐方式。可遵医嘱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或口服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

2、病毒感染

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感染是婴幼儿腹泻常见原因,多伴随呕吐、发热症状,大便呈蛋花汤样。该情况具有传染性,家长需做好餐具消毒与隔离防护。治疗以预防脱水为主,可口服补液盐Ⅲ,必要时使用干扰素α2b喷雾剂抗病毒治疗。

3、细菌感染

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细菌感染常由不洁饮食引起,表现为黏液脓血便伴腹痛。需进行大便培养确诊,轻症可使用头孢克肟颗粒抗菌治疗,中重度感染可能需要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家长需注意观察孩子精神状态与尿量变化。

4、寄生虫感染

贾第鞭毛虫、阿米巴原虫感染多见于卫生条件较差地区,典型症状为慢性腹泻伴腹胀。确诊需通过粪便检测,治疗常用甲硝唑片或阿苯达唑片。家长应培养孩子饭前便后洗手习惯,避免饮用生水。

5、食物过敏

牛奶蛋白、鸡蛋等食物过敏可能引发腹泻,常伴有湿疹、呕吐等过敏反应。母乳喂养儿母亲需回避过敏原,配方奶喂养儿可更换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急性期可短期使用盐酸西替利嗪滴剂缓解症状,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预防小儿腹泻需注意饮食卫生,餐具定期煮沸消毒,避免生冷食物。母乳喂养可降低感染风险,添加辅食应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原则。腹泻期间保持臀部清洁干燥,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氧化锌软膏。若出现持续发热、血便、尿量减少或精神萎靡等症状,须立即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肝硬化的症状及表现有哪些

肝硬化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乏力、食欲减退、腹胀、黄疸、肝掌、蜘蛛痣等症状。肝硬化主要由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肝等因素引起,晚期可能伴随腹水、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严重表现。建议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完善肝功能、影像学等检查。

1、乏力

肝硬化患者常出现持续性乏力,与肝脏代谢功能下降导致能量供应不足有关。乏力程度可能随病情加重而逐渐明显,休息后难以缓解。患者可能同时伴有工作效率下降、活动耐力降低等表现。日常应注意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

2、食欲减退

食欲减退是肝硬化常见消化道症状,与门静脉高压导致胃肠淤血、消化酶分泌减少有关。患者可能出现厌油腻、早饱感,长期可导致营养不良。饮食上建议选择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消化酶胶囊、多酶片等助消化药物。

3、腹胀

腹胀多由低蛋白血症引起的腹水或肠道菌群失调导致。早期表现为餐后加重,晚期可出现持续性腹胀伴腹部膨隆。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监测体重变化。医生可能根据情况使用螺内酯片、呋塞米片等利尿剂,或建议腹腔穿刺引流。

4、黄疸

黄疸表现为皮肤黏膜黄染,因肝细胞坏死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引起。可伴随尿色加深、皮肤瘙痒等症状。轻度黄疸可能仅见于巩膜,严重时全身皮肤明显黄染。需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避免使用损伤肝脏的药物,必要时进行胆红素吸附治疗。

5、肝掌与蜘蛛痣

肝掌表现为手掌大小鱼际处红斑,蜘蛛痣是皮肤小动脉扩张形成的血管痣,均与雌激素灭活减少有关。这些体征多分布于上半身,按压可暂时消退。虽不直接影响健康,但可作为肝硬化进展的参考指标。日常应避免抓挠,防止血管破裂出血。

肝硬化患者需严格戒酒,避免高脂饮食,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建议选择鱼肉、鸡蛋白等易吸收蛋白来源,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3克。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腹部撞击。定期复查肝功能、腹部超声、血常规等指标,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分散片、扶正化瘀胶囊等药物控制病情进展。出现呕血、意识改变等急症表现时需立即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