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中药沙姜的别名是什么

| 1人回答 | 43次阅读

问题描述:
中药沙姜的别名是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强
王强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中药沙姜的别名主要有山柰、三柰、沙姜头等。沙姜为姜科植物山柰的干燥根茎,具有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等功效。

1、山柰

山柰是沙姜最常用的别名,来源于《本草纲目》等古籍记载。该名称强调其植物学分类属性,常见于中药方剂配伍,如与丁香、肉桂同用可增强温中散寒效果。山柰含有挥发油、黄酮类等活性成分,对胃肠冷痛、寒湿腹泻有缓解作用。

2、三柰

三柰多用于岭南地区方言称谓,因根茎常分三叉而得名。该别称在民间食疗中应用广泛,常与鸡肉炖煮用于驱寒暖胃。需注意阴虚火旺者慎用,过量可能引起口干舌燥等不适反应。

3、沙姜头

沙姜头特指其膨大的根茎部分,多用于两广地区调味品制作。新鲜沙姜头可切片腌制或晒干入药,其辛辣气味较干品更浓郁。在卤味配方中常与八角、草果配伍,能中和肉类腥腻感。

使用沙姜时建议咨询中医师辨证施治,避免与清热类药物同用。日常可少量用于炖汤或泡茶,阴虚体质者应减少食用频率。储存时需保持干燥通风,防止霉变影响药效。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治胃病最好的中成药

胃病可通过健脾和胃、疏肝理气、温中散寒等方式治疗,通常由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脾胃虚弱等原因引起。 1、健脾和胃:胃病与脾胃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可选用香砂六君丸、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散等中成药。香砂六君丸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补中益气丸用于中气下陷、体倦乏力,参苓白术散则适合脾虚湿盛、大便稀溏。 2、疏肝理气:情志不畅可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影响胃功能。柴胡疏肝散、逍遥丸、木香顺气丸等中成药可缓解肝郁气滞。柴胡疏肝散用于胸胁胀痛,逍遥丸适合情绪波动大、月经不调,木香顺气丸则用于脘腹胀满。 3、温中散寒:寒邪侵袭脾胃会导致胃痛、呕吐等症状。附子理中丸、良附丸、温胃舒胶囊等中成药可温中散寒。附子理中丸用于脾胃虚寒、四肢不温,良附丸适合寒凝气滞、胃脘冷痛,温胃舒胶囊则用于慢性胃炎伴寒湿。 4、清热化湿:湿热内蕴可导致胃脘灼痛、口苦口干。黄连上清丸、藿香正气丸、三九胃泰颗粒等中成药可清热化湿。黄连上清丸用于胃热炽盛,藿香正气丸适合暑湿感冒、脘腹胀痛,三九胃泰颗粒则用于湿热型胃炎。 5、活血化瘀:胃病久治不愈可能导致血瘀。血府逐瘀丸、丹参滴丸、复方丹参片等中成药可活血化瘀。血府逐瘀丸用于胸胁刺痛,丹参滴丸适合心绞痛、胸闷气短,复方丹参片则用于血瘀型胃痛。 胃病患者应注重饮食调理,避免辛辣、油腻、生冷食物,多吃易消化的粥类、面条等。适当进行散步、太极拳等轻度运动,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有助于胃病的康复。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