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5次阅读
孩子发烧38.5°C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退热、补液护理、就医评估等方式处理,通常由感染性因素、免疫反应、环境过热、脱水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建议家长用温水擦拭孩子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保持室温适宜,减少衣物覆盖,同时监测体温变化。
2、药物退热:家长需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或小儿退热栓。发热可能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有关,常伴随精神萎靡、食欲下降,药物需按体重计算剂量。
3、补液护理:建议家长少量多次喂食温水、口服补液盐或米汤,观察排尿情况。脱水可能加重发热,需避免饮用含糖饮料或冷饮刺激胃肠。
4、就医评估:若发热持续超过24小时或出现抽搐、皮疹,家长需立即带孩子就诊。血常规检查可明确细菌或病毒感染,必要时需进行胸片等进一步检查。
发热期间建议保持清淡饮食,可适量食用米粥、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剧烈活动,注意记录体温变化供医生参考。
小孩着凉拉肚子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腹部保暖、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通常由受凉、饮食不当、肠道感染、乳糖不耐受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建议家长暂停高糖高脂食物,选择米汤、稀粥等易消化流食,少量多餐喂养,避免加重胃肠负担。
2、补充水分家长需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可每10-15分钟喂5-10毫升温水,观察排尿情况。
3、腹部保暖用温热毛巾敷肚脐周围,或佩戴婴儿腹围,避免肠道受冷刺激进一步痉挛。
4、药物治疗蒙脱石散可保护肠黏膜,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调节菌群,消旋卡多曲颗粒减少肠液分泌,均需遵医嘱使用。
若腹泻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血便、高热,须立即就医排查轮状病毒等感染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