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如何正确监测血糖

|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问题描述:
如何正确监测血糖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廖张元
廖张元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主任医师
如果血糖非常稳定,一周测一两次指尖血空腹餐后血糖都要查,空腹血糖就是不吃饭,不吃药不打针的情况下,查餐后血糖就是既打针又吃饭,又吃药的情况下,这叫糖尿病的病人的血糖的监测。如果要不稳定那就要随时要查,像肝肾功能、尿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它是反映两三个月以来血糖平均水平的指标,需要半年应该复查一次,到医院抽一次静脉血,平时的指尖血一周您测一两次不稳定,随时测。还有在调整药期间血糖很高,大夫给您调整方案了可能需要过一周就要测一次血糖,空腹餐后根据血糖来调整药物的剂量,这才是正确的监测,像有些病人比较稳定,一天非要测七次血糖没有必要,频繁测血糖不是治疗,而且调整一次方案,至少三天到一周才能看出来。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尿酮体1+的原因

尿酮体1+可能由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引起,包括饮食控制、剧烈运动、糖尿病、饥饿状态、肝肾功能异常等。 1、饮食控制:长期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或严格限制热量摄入,可能导致脂肪分解增加,产生酮体。建议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增加碳水化合物比例,避免过度节食。 2、剧烈运动:高强度运动后,身体可能因能量消耗过多而分解脂肪,产生酮体。运动后应及时补充能量,避免空腹运动,保持适量运动强度。 3、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可能导致脂肪分解增加,酮体生成增多。需定期监测血糖,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500mg每日两次。 4、饥饿状态:长时间未进食或饥饿状态下,身体为维持能量供应,会分解脂肪产生酮体。建议保持规律饮食,避免长时间空腹,适当增加餐次。 5、肝肾功能异常:肝肾功能受损可能影响酮体的代谢和排泄,导致尿酮体升高。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使用保肝药物水飞蓟宾70mg每日三次,或遵医嘱进行肾功能调理。 日常饮食中可增加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全谷物、水果等,避免高脂肪饮食。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代谢,避免过度运动。定期监测尿酮体水平,如有异常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