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眼科

结膜炎和沙眼的区别

| 1人回答 | 84次阅读

问题描述:
结膜炎和沙眼的区别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卫
王卫 中日友好医院 副主任医师

结膜炎和沙眼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病因、症状及传染性上。结膜炎可由细菌、病毒、过敏或物理刺激引起,沙眼则主要由沙眼衣原体感染导致,属于传染性结膜炎的特殊类型。

1、病因差异

结膜炎病因包括细菌、病毒、过敏原或异物刺激;沙眼仅由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属于世界卫生组织重点防控的致盲性传染病。

2、症状特点

结膜炎常见眼红、分泌物增多,过敏性者伴瘙痒;沙眼早期表现为滤泡增生,进展期出现角膜血管翳,晚期可能导致倒睫和角膜混浊。

3、传染性差异

普通细菌性或病毒性结膜炎通过接触传播;沙眼传染性更强,在卫生条件差的地区易形成家庭或社区聚集性传播。

4、并发症风险

急性结膜炎较少遗留后遗症;沙眼反复感染可导致睑内翻、角膜瘢痕,是发展中国家主要致盲原因之一。

出现眼部不适建议尽早就医,避免共用毛巾等个人物品,沙眼流行区需定期筛查和集体药物治疗。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角膜塑形镜的危害及后遗症

角膜塑形镜可能引起的危害包括轻度角膜上皮损伤、干眼症、继发感染,罕见情况下可能导致角膜变形或圆锥角膜。

1、角膜损伤

夜间佩戴可能因机械压迫导致角膜上皮脱落,表现为晨起眼痛、畏光。需停戴并使用人工泪液促进修复,医生可能开具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玻璃酸钠滴眼液或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

2、干眼症状

镜片影响泪液循环导致眼干、异物感。建议缩短佩戴时长,配合无防腐剂人工泪液如聚乙烯醇滴眼液、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或右旋糖酐羟丙甲纤维素滴眼液缓解。

3、继发感染

护理不当可能引发细菌性角膜炎,伴随眼红、脓性分泌物。需立即就医,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或伏立康唑滴眼液。

4、角膜变形

长期不当使用可能改变角膜曲率,需通过角膜地形图监测。若出现视力回退或散光加重,需停戴并考虑角膜交联手术等干预。

严格遵循验配师指导进行镜片护理,定期复查角膜状态,出现持续眼红或视力模糊应立即就诊。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