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营养饮食 > 食材营养

骨折为什么不能喝牛奶?

| 1人回答 | 51次阅读

问题描述:
骨折为什么不能喝牛奶?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潘周辉
潘周辉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副主任医师
骨折时可以喝牛奶,牛奶不仅不会延缓骨折恢复,反而因为富含钙质和营养物质,对骨头的愈合有很大的帮助。针对骨折期间饮食的误区,需要科学看待,避免因为错误观念而影响康复。
1. 骨折患者可以喝牛奶的科学依据
骨头的主要成分是钙和磷,而牛奶是天然的钙质来源。骨折后,人体需要更多钙质来帮助骨骼愈合。喝牛奶不仅补充钙,还能提供优质的蛋白质,有助于加速损伤修复。牛奶中的维生素D能够促进钙质吸收,帮助骨质强化。部分人认为牛奶会导致钙流失是错误的认知,研究表明,适量饮用牛奶并不会增加体内钙排泄。
2. 骨折恢复期间的饮食误区
一些老旧观念认为骨折后需忌口,如不能吃高钙或蛋白质类食物,以免“骨头长不好”。实际上,骨折是骨组织损伤,需要足够营养支持来修复。除了牛奶,骨折患者应避免其他饮食误区,例如过量摄取辛辣食物、含糖过多的饮料或高脂肪食物,这些都会降低身体康复效率。
3. 骨折患者的饮食建议
除了每天饮用牛奶如250-500ml满足基础钙需求外,还应搭配其他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豆腐、深绿色叶菜如菠菜、芥蓝或鱼类如三文鱼、沙丁鱼。确保蛋白质供给,可适量摄入瘦肉、蛋类和豆类。对于乳糖不耐受的人,可以选择乳糖分解型牛奶或补充钙片来达到同样的效果。
骨折恢复过程中,保持均衡饮食、合理使用富含钙质的食物包括牛奶,会更好地促进骨骼愈合。实际中,患者还应根据医生建议调整饮食结构,配合适当康复运动,加快恢复进度。记得科学饮食和遵医嘱才是健康的核心。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化验血葡萄糖代表什么

化验血葡萄糖主要用于评估血糖水平,帮助诊断和管理糖尿病及相关代谢疾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是常见的检测指标,分别反映不同时间段的血糖控制情况。空腹血糖正常值为3.9-6.1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应低于7.8 mmol/L,糖化血红蛋白则反映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正常值为4%-6%。 1、空腹血糖:空腹血糖检测通常在早晨未进食8小时后进行,反映基础胰岛素分泌和肝脏糖异生功能。空腹血糖升高可能与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或肝脏疾病有关。控制空腹血糖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等方式实现。 2、餐后血糖:餐后血糖检测在进食后2小时进行,反映胰岛β细胞对血糖波动的反应能力。餐后血糖升高可能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减弱有关。控制餐后血糖可通过减少高糖食物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等方法改善。 3、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无需空腹,反映长期血糖控制情况。糖化血红蛋白升高可能与持续高血糖、糖尿病并发症风险增加有关。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可通过规律用药、定期监测血糖等方式实现。 4、血糖波动:血糖波动大可能与饮食不规律、运动不足或药物使用不当有关。血糖波动过大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稳定血糖可通过定时定量进食、适量运动等方法实现。 5、血糖监测意义:定期监测血糖有助于早期发现糖代谢异常,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对于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是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监测血糖可通过家用血糖仪或医院检测完成。 饮食上建议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全谷物、豆类和蔬菜,避免高糖高脂食物。运动方面推荐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护理上需注意定期监测血糖,遵医嘱用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