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糖尿病引起的眼病

| 1人回答 | 58次阅读

问题描述:
糖尿病引起的眼病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叶奎
叶奎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副主任医师
​很多糖尿病的患者都会伴有眼睛的问题,最常见的和糖尿病相关的是糖尿病的视网膜病变,视网膜是最容易受到累及的一个地方,因为视网膜的血供比较丰富,而且里面都是一些比较小的动脉。所以说长期的高血糖会让这部分动脉发生功能的障碍,或者是血管的异常,所以,这个时候就会累积到视网膜,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临床上会分为六个期,一到三期是属于早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又叫做非增殖期的改变,第四期、五期、六期是属于比较晚期的表现,属于增殖性的视网膜病变,六期会发生视网膜脱落,患者会出现双眼失明,这种情况下一般是不可逆,除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之外,和糖尿病相关的一些眼部的问题,还有青光眼白内障等等一些情况。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糖尿病停药的标准

糖尿病停药的标准需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胰岛功能恢复程度及并发症风险综合评估。停药并非适用于所有糖尿病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1、血糖控制:患者需通过饮食、运动等方式将血糖稳定在正常范围内,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低于10.0mmol/L,且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于7.0%。持续稳定的血糖控制是停药的前提条件。 2、胰岛功能恢复:通过胰岛功能检测评估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若胰岛功能明显改善,能够自主分泌足够的胰岛素维持血糖稳定,可考虑逐步减少药物剂量,直至停药。 3、并发症风险:停药前需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病变等。若并发症风险较低,且血糖控制良好,可尝试停药。若存在高风险,需继续用药控制血糖。 4、生活方式干预:停药后需继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低糖低脂饮食、规律运动、体重控制等。生活方式干预是维持血糖稳定的关键,需长期坚持。 5、定期监测:停药后需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若血糖出现波动或升高,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重新启动药物治疗。 糖尿病患者停药后需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低糖低脂饮食,如增加蔬菜、全谷物摄入,减少精制糖和高脂肪食物;规律运动,如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同时保持体重在合理范围内。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与医生保持沟通,确保血糖稳定,降低并发症风险。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