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苯乙烯中毒可通过脱离污染环境、皮肤清洗、眼部冲洗、吸氧治疗、药物干预等方式解毒。苯乙烯中毒通常由职业暴露、意外吸入、皮肤接触、误服、环境泄漏等原因引起。
1、脱离污染环境
立即将患者转移至空气新鲜处,避免继续接触苯乙烯蒸气。苯乙烯中毒多发生于化工生产、塑料加工等职业环境,患者可能出现头晕、恶心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症状。需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生命体征。
2、皮肤清洗
被苯乙烯液体污染的皮肤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15分钟以上。苯乙烯具有脂溶性,可能引起皮肤干燥、皲裂或化学性灼伤。若出现红斑水疱等皮损,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配合氢化可的松乳膏缓解炎症。
3、眼部冲洗
眼部接触后立即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翻转眼睑确保结膜囊充分清洁。苯乙烯蒸气刺激可能导致结膜充血、畏光流泪,严重者可造成角膜上皮损伤。冲洗后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玻璃酸钠滴眼液促进修复。
4、吸氧治疗
出现呼吸困难或意识障碍时需给予高流量吸氧,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苯乙烯蒸气吸入可导致化学性肺炎,与血红蛋白结合影响氧合功能。动脉血气分析可评估缺氧程度,重症患者可能需要高压氧治疗。
5、药物干预
针对神经系统症状可遵医嘱使用胞磷胆碱钠注射液改善脑代谢,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减轻脑水肿。肝功能异常者需静脉注射还原型谷胱甘肽,心肌损伤时可用磷酸肌酸钠营养心肌。禁止自行使用解毒药物。
苯乙烯中毒后应卧床休息1-3天,多饮水促进代谢产物排出。恢复期避免高脂饮食以防肝脏负担加重,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优质蛋白。职业暴露人员需完善个人防护,定期进行肝肾功能和神经传导检查。出现持续头痛、黄疸或心悸等症状需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