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心动过缓要做什么检查

| 1人回答 | 77次阅读

问题描述:
心动过缓要做什么检查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倪新海
倪新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主任医师

心动过缓需要做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运动负荷试验、血液检查等检查。心动过缓可能与窦房结功能异常、心肌缺血、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头晕、乏力、胸闷等症状。

1、心电图

心电图是诊断心动过缓的基础检查,能够记录心脏电活动,显示心率、心律以及是否存在传导阻滞。通过心电图可以初步判断心动过缓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如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检查过程无创且快速,适合作为首选筛查手段。

2、动态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通过24小时连续监测心脏电活动,能够捕捉阵发性心动过缓或与症状相关的心率变化。对于间歇性出现头晕、黑矇的患者,动态心电图有助于发现夜间心率过低或长间歇等异常,弥补普通心电图的局限性。

3、心脏超声

心脏超声可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排除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器质性病变导致的心动过缓。检查可测量心室大小、收缩功能及瓣膜活动情况,若发现心肌肥厚、室壁运动异常等表现,可能提示心肌缺血或心肌炎等病因。

4、运动负荷试验

运动负荷试验通过运动刺激观察心率反应,帮助鉴别生理性与病理性心动过缓。健康人在运动时心率应显著增快,若心率上升不足或出现传导阻滞加重,可能提示窦房结功能不全或传导系统病变。该检查对制定治疗方案有指导意义。

5、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包括甲状腺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谱等项目。甲状腺功能减退可引起代谢率下降导致心率减慢;低钾血症、高钙血症等电解质紊乱可能影响心脏传导;心肌酶谱异常则提示可能存在心肌损伤。这些结果有助于明确心动过缓的全身性病因。

心动过缓患者日常应避免剧烈运动或突然体位变化,防止晕厥发生。保持规律作息,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若出现持续乏力、眼前发黑等症状,需及时复查心电图。遵医嘱定期监测心率,必要时佩戴心脏事件记录仪。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需严格控制基础疾病,减少对心脏传导系统的影响。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什么病要装心脏起搏器

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的疾病主要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心动过缓伴晕厥、长QT综合征、慢性心力衰竭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心脏电活动异常,影响心脏泵血功能,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由于窦房结功能异常导致的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或窦房传导阻滞。患者可能出现头晕、乏力、黑矇甚至晕厥。药物治疗效果有限时,需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维持正常心率。常用药物包括盐酸胺碘酮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阿托品注射液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分为一度、二度和三度,其中二度Ⅱ型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通常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这类患者可能出现心悸、胸闷、活动耐力下降,严重时可发生阿-斯综合征。心电图检查可明确诊断。治疗可选用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临时提升心率,但永久性解决方案仍需起搏器植入。

3、心动过缓伴晕厥

心动过缓导致脑供血不足引起的晕厥是起搏器植入的重要指征。这类患者心率常低于40次/分,可能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等前驱症状。动态心电图监测有助于捕捉发作时的心电变化。药物治疗如硫酸阿托品注射液可短期使用,但长期治疗依赖起搏器。

4、长QT综合征

长QT综合征患者QT间期延长,易发生尖端扭转型室速等恶性心律失常。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有心脏骤停病史的患者,可能需要植入具有除颤功能的起搏器。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片是基础治疗药物,但部分患者仍需器械治疗。

5、慢性心力衰竭

部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心脏收缩不同步,可通过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起搏器改善心功能。这类患者多表现为活动后气促、下肢水肿。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在优化药物治疗如呋塞米片、螺内酯片基础上,CRT起搏器可显著改善预后。

安装心脏起搏器后需定期随访检查设备工作状态,避免强磁场环境,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起搏器移位,监测脉搏变化,出现头晕、心悸等不适及时就医。饮食宜清淡,控制钠盐摄入,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心脏健康。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